缅甸玉价格不一样怎么回事


缅甸玉价格不一样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缅甸玉价格不同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成分和质量 。缅甸玉主要分为紫罗兰玉和碧玉,它们的成分和质量也不同 。紫罗兰玉主要由钛、锆、铝、氧、氟、铋等元素组成,它的质地细腻,色泽较深,透明度高,硬度也比较高 , 品质优良 。碧玉主要由钠、钙、镁、硅酸盐等元素组成,它的质地比较细腻,硬度也比较高,色泽比较淡,但透明度较低 。此外,缅甸玉的价格还取决于它们的净度和重量,净度越高,重量越大,价格也越高 。因此,缅甸玉价格不一样是由于它们的成分和质量、净度和重量等因素所决定的 。
缅甸玉又称翡翠玉,很好 。其特点如下:翡翠,是玉石之冠,既玉中最名贵的一个品种 。“翡”的原意是指一种红色羽毛的鸟,“翠”是指一种绿色羽毛的鸟,由于其颜色鲜艳美丽 , 且与翡翠玉石的颜色很相似,因此就用“翡翠”来代表这种玉石 。翡翠主要产于缅甸,又有“缅甸玉”之称 。翡翠的价值主要取决于颜色、透明度、质地、地子、种、瑕疵、裂绺、工艺等等 。下面分别对此加以说明: A、颜色 翡翠常见的颜色为绿色、白色、红色、紫色等,其中尤以绿色为最优的品种,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绿色,又有红色和紫罗兰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玉 。由于绿色在颜色中具有最重要的商业价值,因此主要对绿色加以介绍: 商业上翡翠的绿色总体来说,讲求“浓、正、阳、和” 。所谓“浓”是指绿色饱满、浓重;“正”是指绿色纯正,不含杂色;“阳”是指绿色鲜艳、明亮;“和”是指绿色均匀、柔和 。按照色调可分为以下几种: 1、祖母绿、翠绿:绿色鲜艳、纯正、饱和、不含任何偏色,分布均匀,质地细腻,其中祖母绿比翠绿饱和度更高 , 是翡翠中的极品 。2、苹果绿、秧苗绿:颜色浓绿中稍显一点点**,几乎看不出来 , 色饱和度略低于上者,也是翡翠中的难得的佳品 。3、黄阳绿:绿色鲜艳,略带微黄,如初春的黄杨树叶般 。4、葱心绿:绿色象娇嫩的葱心,略带** 。5、鹦鹉绿:绿色如同鹦鹉的绿色羽毛一样鲜艳,微透明或不透明 。6、豆绿、豆青:绿如豆色 , 是翡悴中常见的品种 , 玉质稍粗,微透明,含青色者为“豆青” 。7、蓝水绿:透明至半透明,绿色中略带蓝色,玉质细腻 , 也是高档翡翠 。8、菠菜绿:半透明 , 绿色中带蓝灰色调 , 如同菠菜的绿色 。9、瓜皮绿:半透明-不透明,绿色不均匀,并且绿色中含有青色调 。10、蓝绿:蓝色调明显,绿色偏暗 。11、墨绿:半透明-不透明,色浓,偏蓝黑色,质地纯净者为翡翠中的佳品 。12、油青绿:透明度较好,绿色较暗,有蓝灰色调,为中低档品种 。13、蛤蟆绿:半透明-不透明 , 带蓝色、灰黑色调 。14、灰绿:透明度差,绿中带灰,分布均匀 。按绿色的浓艳程度分为: 1、艳绿:透明-半透明,绿色纯正,均匀,鲜艳,属名贵品种 。2、阳俏绿:绿色鲜艳明快,娇嫩纯正 。3、浅阳绿:微透明-半透明,绿色浅淡鲜明,纯正 。4、浅水绿:绿色淡而均匀,透明度较好 。B、透明度 是翡翠评价的重要因素,行内俗称“水头”,透明度高的即为水头足,这样的翡翠显得晶莹透亮,给人以水汪汪的感觉,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涩、呆板,给人以干巴巴的感觉,即为水头差,水不足 。用聚光电筒不观察翡翠的透明度,并且用光线照入的深浅来衡量水头的长短,如3mm的深度为一分水,6mm的深度为二分水,9mm的深度为三分水 。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为透明、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则其价值越高 。C、质地 指翡翠的结构,有些资料上即指底子、地子 。由于翡翠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其结构多为纤维状结构和粒状结构,翡翠质地的细腻和粗糙程度是由晶粒的大小决定的,晶粒大 , 则质地粗糙,表现为半透明至不透明,晶粒?。?则质地细腻,表现为透明至半透明 。按照粒度大小 , 可将质地分为致密级、细粒级、中粒级和粗粒级 , 达到致密级的翡翠在放大观察时几乎看不到颗粒 , 透明度极高 。D、地子 翡翠中除去绿色以外的部分称为地子 , 也称为“底”,地子反映了翡翠的底色和结构牲,也反映了翡翠的干净程度和透明度,按照其颜色、透明度和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 1、玻璃底:明亮透明如玻璃一样,是翡翠中的极高档的品种; 2、冰底:清澈透明,晶莹如冰,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 , 也是翡翠中的高档底子; 3、蛋清底:犹如生蛋清一样透明 , 玉质细腻、温润; 4、芙蓉底:玉质较细 , 较透明,有颗粒感但却见不到颗粒的界限; 5、鼻涕底:如清鼻涕一样,透明度稍差,不够明亮; 6、青水底:较透明 , 微带青绿色; 7、灰水底:较透明,略带灰色调; 8、浑水底:半透明,浑浊不清; 9、藕粉底:半透明,如藕粉一样,略带粉色或紫色; 10、细白底:半透明 , 玉质细泣,底色洁白; 11、白沙底:半透明,色白并具有沙性; 12、灰沙底:半透明,色灰并具有沙性; 13、白花底:微透明,色白而质粗,有石花; 14、瓷底:微透明,如同白色瓷器 , 呈灰白色; 15、芋头底:不透明,如煮熟的芋头 , 呈灰白色; 16、干白底:不透明,光泽差; 17、豆底:不透明,颗粒粗大,翠性明显; 18、马牙底:不透明,如马牙一样,质地粗糙,底色发白; 19、香灰底:不透明 , 色如香灰,质地粗糙; 20、石灰底:不透明,色如石灰; 21、干青底:不透明,石花粗大,质地粗糙; 22、狗屎底:不透明 , 质地粗糙 , 底不干净,常见黑褐色或黄褐色,如狗屎一般 。E、种 翡翠的种是指翡翠的绿色与透明度的总称,也有说法指翡翠的结构粗细和透明度 。种是评价翡翠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重要性不亚于颜色,故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的说法,在挑选翡翠的时候,不怕没有色,就怕没有种,这样的说法,并非绿色不重要,而是只有绿色的翡翠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缺少一种灵性,因此有种的翡翠不仅可使颜色浅的翡翠显得温润晶莹,更使绿色均匀、饱满的翡翠水淋明澈 , 充满灵气 。传统上将翡翠的种分为老坑种和新坑种 , 所谓老坑种是指绿色纯正、分布均匀、质地细腻、透明度好的翡翠,新坑种是指透明度差、玉质粗糙的翡翠 。现在的分类方法可将翡翠的种分为以下几类: 1、老坑种:指颜色浓绿,分布均匀,质地细腻 , 如为玻璃底 , 则可称为老坑玻璃种 , 是翡翠中的极品; 2、冰种:晶莹剔透 , 冰底 , 无色,因此水头极好,属高档品种; 3、芙蓉种:呈清淡绿色,玉质细腻,水头好,属中高档品种; 4、金丝种:绿色不均匀,呈丝状断断续续 , 水头好,底也很好; 5、干青种:绿色浓且纯正,但水头差,底干,玉质较粗; 6、花青种:绿色分布不均匀,呈脉状或斑点状 , 属中低档品种; 7、豆种:玉质较粗糙,不透明,颗粒较粗大,带绿色者称为豆绿 , 属低档品种; 8、油青种:玉质细腻,透明度较好,表面具有油润感,绿色较暗,颜色不纯; 9、马牙种:质地粗糙,透明度差,呈白色粒状 。F、瑕疵 翡翠的瑕疵是指含有的一些杂质矿物 , 其颜色、形状对整体产生不谐调的视察效果 , 常为一些斑点状的黑色、黄褐色的矿物颗粒、呈丝絮状、云雾状的白色的石花夹杂在整体一色的翡翠原料或成品上,这些瑕疵的存在将会影响翡翠的价值 , 尤其对高档翡翠的影响更大 。G、裂绺 即通常所说的裂纹,包括原生的、次生的和加工形成的 , 它对翡翠的耐久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将极大地影响翡翠的价值,购买时尤其应引起注意 。H、工艺 工艺也是评价翡翠价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雕件的工艺,不仅要讲究好的寓意,更要讲究俏色,另外还要求刀法细腻,造型优美,线条流畅 。一块好的玉加上好的工艺,恰如锦上添花,价值也会有很高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