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姓古代是贵族吗( 四 )


源流六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双城市满族锡伯族志》记载:
⑴锡伯族何叶尔氏,满语为Henkire mongu,在迁徙到新疆地区后,有人以谐音汉字单姓贺为姓氏,称贺氏 。
⑵锡伯族贺在尔氏,满语为Hejair Hala,世居辽宁沈阳地区的族人中,有以谐音汉字单姓贺为姓氏者,称贺氏 。
源流七
源于苗族 ,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
苗族贺氏 , 出自吉学氏 , 以部落称谓为氏,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分别汉化为贺氏、杨氏、欧氏等 。
源流八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
裕固族贺氏,出自呼郎嘎特氏,以部落称谓为氏,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汉化为贺氏 。
源流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
今布依族、撒拉族、僳僳族、俄罗斯族、东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贺氏族人分布,
百家姓贺氏的迁徒分布
贺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七十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7%左右 。
贺氏得姓是在今浙江绍兴一带,从一开始起就是当地一大望族 。故族人自改姓为贺氏以后,就以会稽为其堂号、郡望 。贺纯有孙名贺齐,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军齐之孙贺邵任中书令,邵之子贺修在西晋任太子太傅,由于仕宦周迁等原因,贺氏开始在江浙一带缓慢迁徙 。
会稽贺氏在汉、魏六朝时期 , 他们与同郡的虞、魏、孔三姓并称为“会稽四姓” 。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兵连祸接,各民族不断大举南迁,使得南方的贺氏家族分布更广 。出自鲜卑的贺氏,也很快繁衍壮大,后与从江南北上的贺氏不断地融合发展 , 逐渐在北方形成两大郡望 , 即河南郡、广平郡 。
唐朝时期,贺修的十二世孙贺德仁为唐太子中书舍人,贺德仁的侄孙贺默为彭州刺史(今江苏徐州),贺德仁的侄曾孙贺知章任唐玄宗秘书监,可见此期世居会稽之贺氏已呈大批北上之势 。
宋朝词人贺铸为贺知章之后,生于今河南汲县,晚年退居苏、常 。唐宋之际,贺氏已分布于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其中在北方,是以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分布最为集中 。此期又形成山阴(隋朝时期贺德基之族所在)、青州(宋朝时期贺恂之族所在)、忻州(宋朝时期易州刺史贺惟忠之族所在)、陈留(宋朝时期右千牛卫大将军贺率景之族所在)、蔡州(宋朝时期中散大夫贺应诚之族所在)、济南(宋时秉议郎贺适中之族所在)、齐州(宋朝时期光禄卿贺志诚之族所在)、密州(宋朝时期贺宽之族所在)等郡望 。明初,贺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河北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