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六 )


慢慢地,节日民俗不断完善、丰富 。据说,到了元朝时期 , “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之后相关民俗活动的记载也多了起来 。民俗学者王娟说,在古代,这一天皇帝亲耕,皇后则主持蚕桑仪式,祈求丰收 。在民间,妇女忌动针线,以免“刺伤龙目” 。在饮食方面,有些地区认为“二月二”是太阳的生日 , 要吃太阳糕 。
其实,在北京,春龙节有很多习俗,俗语称“二月二,照房梁 , 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45330, -006, -013%)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 。刘一达说,为了图个吉利,这一天饮食还大多挂上一个“龙”字 , 例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牙”等等 。
“‘二月二’北京人还要吃饼和面,这两样吃食跟龙有关 。饼叫‘龙鳞饼’,面叫‘龙须面’ 。或者用白面或者棒子面加其它面和好后,做成诸如蜈蚣、蝎子等小生物的形状 , 在饼铛上拿油煎着吃,美其名曰:熏虫儿 。”刘一达解释道 。
有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在春龙节人们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 , 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大人理发,叫“剃龙头”,希望带来好运 。
此外,春龙节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 。清人所著《宛署杂民》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 , 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这就是指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 。
“当天 , 大人孩子都要早早起床 , 小孩儿睁开眼后,要在枕头上磕三个头,同时说三遍‘二月二,龙抬头’ 。之后孩子们要赶在出太阳之前拿课本念书、写字,寓意‘独占鳌头’ 。”刘一达说,这些民俗都包含着十分美好的寓意 。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在这一天有很多民俗活动 。有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个节日,下面介绍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1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的民谚 。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