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姜怎么做着好吃( 二 )


⑵催芽
催芽的方法有许多,如火炕催芽、温室催芽等 。
土炕催芽:就是利用农村的土炕进行催芽,先在炕上铺一层麦秸,厚10厘米左右,麦秸上再铺2-3层纸,将姜种一层一层地平放在纸上,堆放厚度60-80厘米 。种姜排好后,让其散散热,然后再铺一层10厘米厚的草,最上层加盖棉被保温 。催芽温度可通过土炕加热或揭盖覆盖物来调节 。
温室催芽:先在篓筐内四周铺放3-5层纸,将姜种头朝上一块一块摆放于蒌筐内,堆放3-4层,再盖上3-4层纸,把蒌筐放入温室内,保持适温催芽 。
不论采用哪种催芽方法,温度均应掌握在22-25℃之间 。温度超过28℃,虽发芽迅速,但芽瘦弱、徒长;温度低于20℃,芽虽粗壮,但发芽时间长,影响播种 。一般待姜芽生长至05厘米-1厘米时,即可按姜芽大小分级、分批播种 。
掰姜种
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姜块掰成75-100克的小种块,每个种块上保留1个肥胖的幼芽 。结合掰姜种 , 应再进行一次精选种芽 , 剔出芽基部发黑、或姜断面变褐的姜块 。
浇底水
姜出苗很慢 , 土壤缺水会影响出苗 , 因此一定要浇足底水 , 出苗前一般不再浇水 。
排放种姜
底水渗下后即可排放姜种 。有平播法和竖播法两种 。平播时 , 将种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竖播时,种芽一律向上播种 。
覆土
随播种,随用细土盖在姜芽及姜种上,播完后覆土4厘米-5厘米厚 。覆土太厚,地温低,发芽慢;覆土太薄 , 则表土易干燥,影响出苗 。
播种量
每亩用种量为400千克-500千克 。种姜越大,出苗越早,苗越壮、产量越高 。因此,种块应尽量大些 。
播种密度
一般每亩保苗5500株左右 。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 , 因此不宜多次中耕,以免伤根 。一般在出苗后结合浇水 , 中耕1-2次,并及时清除杂草 。进入旺盛生长期,植株逐渐封垄,杂草发生量减少,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除草 。无公害生姜生产,最好不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或覆盖白色地膜再盖一层薄土等方法防除杂草 。
浇水
姜不耐旱,根系又浅,应合理浇水 , 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出苗前一般不浇水 。幼苗期虽需水不多 , 但根系吸收力弱,应小水勤浇,浇后浅耕保墒 。夏季勤浇水,可降低地温,以早、晚浇水为好,田间积水过多应及时排涝 。立秋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应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80% 。收获前3天浇最后一水,以便收获时姜块上可带潮湿泥土,有利于贮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