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履行违约金从哪天算起


延迟履行违约金从哪天算起

文章插图
法律主观:
迟延履行违约金诉讼时效的起算根据《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六条的规定,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 , 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 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案情简介]2006年2月11日,原告吴某为买受人(乙方),被告某地产公司为出卖人(甲方),签订了《重庆市商品房买卖合同》,原告向被告购买住宅商品房一套 , 并约定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60日内 , 应办理房地产权证;如因甲方责任,致使乙方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取得房地产权属证书,乙方不退房的,从逾期之日起 , 甲方按已付房价款总额,依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2007年4月3日,被告向原告交房 。被告实际于2008年7月2日将相关办证资料提交给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 。原告于2010年6月10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逾期办证违约金 。[分歧]在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中,逾期交房和逾期办证的违约金数额在实际履行之前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长 。在诉讼时效起算上,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较大 。第一种观点认为,诉讼时效自违约发生之日起算;第二种观点认为,诉讼时效自主债务实际履行之日起算;第三种观点认为 , 诉讼时效自各新增违约金产生之日起算 。[法律解读]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首先,持续增长迟延履行违约金请求权为继续性债权 。诉讼时效的客体主要适用于请求权,违约金条款性质上是从合同,附属于主合同,违约金请求权为债权请求权 。债务关系根据时间要素的影响分为一时性债务和继续性债务 。一时性债务的内容在合同订立时就已经确定,时间因素对其内容和范围不再起作用 。继续性债务关系是指在存续期间从中不断产生给付义务和保护义务,时间因素在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债务关系 , 但并不包括给付的总量自始确定的合同关系,例如分期交付的合同 。持续增长迟延履行违约金的数额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长,随着时间的经过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不断产生新的权利义务,时间因素具有重大意义,故持续增长迟延履行违约金为继续性债务关系 。其次,继续性债务具有可分性 。一时性债务和继续性债务诉讼时效的适用有所不同 。对于一时性债务的诉讼时效的适用比较简单 , 自一时性债务清偿期限届满的次日起算 。继续性债务基于同一合同所约定的债务是一个整体,但合同约定的债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是将整体的债务分割为若干个数额、履行期限,甚至是法律后果互不相同、相对独立的债务 。也就是说,给付从物质形态上进行量上的分割是可行的,债的关系就被切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债权、债务,产生相应的各个请求权,债权人可以分别行使,每期债权的诉讼时效应单独计算 。再次,持续增长逾期违约金诉讼时效自各新增违约金产生之时起算更符合立法目的 。从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来看,诉讼时效制度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 , 禁止权利的滥用,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的稳定,进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维护社会交易秩序 , 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是诉讼时效制度的根本立法目的 。在继续性债权中,如果诉讼时效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违约行为发生之时计算,对于债权人的保护过于苛刻,混淆了主契约请求权和次契约请求权的区分 。如果诉讼时效自主债务实际履行之日计算,这种立场较好地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但在债务人迟延履行的情况下,债权人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若待主债务实际履行之日计算,难免有突破“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算的法律规定之嫌 。继续性债权的诉讼时效自每一笔债务违约产生之日计算,既可以督促债权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不至于“躺在权利上睡觉” , 又能避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维护交易秩序 。同时,债权人也可以通过行使权利使诉讼时效中断,弥补我国普通诉讼时效过短的缺憾 。开发商迟延办证产生的违约金按天计算,即每过一天即产生一天的违约金,每天产生的违约金数额都是固定的 , 为继续性债务 。且迟延履行的违约金的给付本身具有可分性,如上文所分析,违约金的时效应当自每天违约金产生之日起算 。本案中 , 原告于2010年6月10日起诉,被告于2008年7月2日将相关办证资料提交给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履行了办证义务 。因此从原告起诉之日向前推两年,即在2008年6月10日及之前的违约金已超过诉讼时效 , 不予支持,对2008年6月11日至2008年7月2日的违约金予以支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如果要主张迟延履行违约金的,是需要在诉讼时效内主张的,超过诉讼时效主张的,人民法院可能不予支持 。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