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七的译文和注释是什么


《浪淘沙》其七的译文和注释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解释: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
二、赏析
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 , 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 。湍急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 。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
诗由开头的动态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它的气概——波涛卷起的沙堆似座座雪堆 。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 。
词牌沿革: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隋唐燕乐大兴 , 文人善取乐入诗 。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 。《全唐诗》在词部中说“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 , 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 。
在诗乐结合的大时代氛围中,刘、白善习民歌并依当时流行歌谣曲调而创制七言绝句体唱和《浪淘沙》 , 被《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辞”中 。它本是一些散佚或残损的民间乐调的杂曲,由乐府机构加以整理而得以保存的诗歌 , 其内容多是诗人述志感怀之作 。
浪淘沙的解释
(1) 唐 教坊曲名 。后用为词牌 。又名 《浪淘沙令》 、 《卖花声》 、 《过龙门》 等 。创自 唐 刘禹锡 、 白居易。原为小曲 ,  单调 二十八字,四句 , 三平韵 。亦即七言绝句 。南唐 李煜 始作 《浪淘沙令》,双调 五十四字 , 平韵 。宋 人有于前段或后段起句减 一字 者,也有变 音节 而用仄韵者 。另有 《浪淘沙慢》 ,一百三十三字,入声韵 。(2)曲牌名 。南曲越 调和 北曲双调都有同名曲牌,字句格律均与词牌五十四字体的半阙相同 , 但曲调各异,用途亦不相同 。南曲羽调也有 《浪淘沙》  , 字句格律与词牌 不同。
词语分解
浪的解释浪 à:波浪 。海浪。巨浪 。风浪 。浪涛 。浪潮(亦喻 大规模 的 社会 运动 ) 。风平浪静。像波浪起伏的: 麦浪。声浪 。没有 约束,放纵 :放浪 。流浪 。浪费。浪迹 。浪人 。孟浪。笔画数:; 部首 :氵; 笔顺编 淘沙的解释冲刷 沙砾 ;汰除沙砾 。唐 刘禹锡 《浪淘沙》词之九:“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五灯会元·德山鉴禅师法嗣·雪峰义存禅师》:“师在 洞山 ,作饭头 , 淘米次,山 问:‘淘沙去米,淘米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