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个原因 第四季》经典观后感集

《十三个原因 第四季》经典观后感集
文章图片

《十三个原因 第四季》是一部由迪兰·明奈特 / 布兰登·弗林 / 艾莉莎·博执导,剧情 / 悬疑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十三个原因 第四季》观后感(一):我承认喜欢狗血校园剧,但是就这?
第一季第二季都比较正常
从第三季开始ani太糊到全体想快进
第四级clay真的也太糊了……能理解高中生情绪不稳,而且这种事情藏在心里谁都要PTSD,但是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你要用自己的焦虑抑郁去强行秀存在,剧里貌似他自己也说了,希望被注意,希望别人听他说话,希望帮助所有人 。这不就是大写的白莲花么……如果没有这些事,他在高中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人气吧,这一季就疯狂的看到他拉着大家继续演这部剧一样,别人想过自己的生活,不行,你要过来和我一起处理trauma 。然后一方面想帮助别人,还要帮所有人,做不到就崩溃,崩溃了和justin说过分的话,还伤害ani,我自己戒烟一年多最了解其中滋味,justin那个还是du拼啊……需要那么多努力,你情绪不稳就把对方的努力说的一文不值,所以你确定是在帮他还是一遍遍再把他带回深渊?
真的一边看一边气到打嗝……
《十三个原因 第四季》观后感(二):美国现实版《活着》
13 reasons why是我一度几乎忘掉的剧,几周前突然后知后觉地发现了(恶评如潮的)第三季 。于是赶上了第四季更新的第一时间 。
看到大结局,其实松了一口气 。
从任何严肃的角度,结局都是政治不正确的 。简单说,Alex最终得以脱罪,本质上是因为有一个副警长的父亲(第三季),以及得到了潜在告发者Winston对他的爱情(第四季) 。这无法在其他人身上复制 。换另一个做同样的事情,很可能是万劫不复 。可是,谁希望万劫不复的结局呢?
温情脉脉的结局背后,价值取向是拥抱家庭和爱,并为此不惜放弃社会责任 。正如警长对副警长(Alex父亲)说,他曾经以为工作是他的全部,现在他终于意识到家庭更重要 。这让我想起了《天气之子》的结局,在一个崩坏的时代,为了小爱,放弃大爱 。背后的原因是,当下很多人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中,内心朴素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已经出现了背离 。在众多无法理解无法确定中,唯有身边的家人、爱人是确定可以抓住的 。确定性,是这个时代的稀缺资源 。
Zach在Alex差点跌落楼顶时候救起他,让我想起,《麦田的守望者》里面的守望者(catcher)这一美国社会很重要的意象 。随着塞林格这本书的主流化,至少在美国中产阶级里变为社会共识 。看这本书长大的人们现早已为人父母 。剧中出现的父母,学校老师、教练,心理治疗师,无一不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饰演着这样的守望者角色 。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巧妙,有的笨拙 。同学之间,也是如此 。Clay和朋友们对Tyler,Zach对Alex,等等 。但是,这个剧让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守望者们的无力 。当年,无数人面对着冷冰冰的世界,像麦田里面的主人公霍顿一样,以为做到守望就可以让年轻人的世界变好 。现在看,真的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