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怎么写?( 三 )


第九章,老子劝人勿自满自傲,不然必招致祸患,到懂得功成身退才是自然之道 。
第十章,老子教人如何守道修德,排除一切杂念和幻想的道理 。老子非常重视柔弱,他认为柔弱是道的作用,柔弱能胜刚强,柔弱才能生,刚强反而会死 。老子认为应当让万物自然生长,不要人为介入,更不要据为己有,即使有所作为,也不要居功自傲主宰和号令这一切,就是大德 。
第十一章,老子通过车毂,陶皿,窗户来论述实物之间与空虚部分之间的联系,继而指出所有有形的天地万物都是无形的道创生出来的,使人领悟无形之道的作用 。第十二章,本章阐述了物欲的害处 。老子认为过度的追求物欲会给人带来坏处,人长期处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之中容易走上歧途,老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他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该是为腹不为目,但求安饱,不要过度纵欲 。
第十三章,君子应贵身为天下,宠辱不惊 。老子认为宠辱对人都有损害 。受辱损害了自尊,受宠者为了不失去殊荣,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 。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大于名利宠辱,一个理想的统治者只有珍惜自己的生命才能珍惜天下人的生命 。
第十四章,本章阐述了道体的状态 。道虽无形、无音、无色,但却实际存在,超越空间 。老子指出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都离不开道,如能了解道,就能了解万物生长变化的情形,所以圣人能够掌握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驾驭现实,是因为他悟出了道 。
【道德经读书笔记怎么写?】第十五章,本章阐述了得道之人的修养以及崇高的德行 。得道之人,谦恭行事,虚怀若谷,不谋私利 。正是因为有道无欲,谦虚不自满才能成就大业 。
第十六章,本章主要讲认识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复命 。老子认为万物发展和运动的基础是静,只有使心灵虚寂到极致,让心灵保持宁静的状态,才能体道、悟道,才能认识到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 。
第十七章,老子指出仁政者自认而然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暴政者必然受到人民的反抗和蔑视 。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贵言且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以至于人民根本不知道统治者是谁 。
第十八章,本章阐述了违背道而产生的后果 。老子通过分析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存在着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基本思想 。
第十九章,老子通过对社会病态的描述,提出只有消除智辩、伪诈和巧利等积极的负面因素,彻底抛弃教条式的政治说教,做到返朴归真,弃绝私欲,才能使人民幸福,社会才会出现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