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首中国古典古韵诗词( 六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一联是写山 , 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 , 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 , 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 , 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 , 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 , 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 , 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 , 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 , 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
从艺术手法上说 , 这是夸张和对比 。
写山是明线 , 写红军是暗线 , 动静结合 , 明暗结合 , 反衬对比 , 十分巧妙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一联是写水 , 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 , 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 , 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 , 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 , 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 , 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 , 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 , 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 , 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
想读毛主席诗词全集1.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 , 能开二月花 。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 , 秋收万颗子 。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 , 焜黄华叶衰 。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

【推荐几首中国古典古韵诗词】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