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歇后语和成语


《水浒传》的歇后语和成语

文章插图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水浒传》的歇后语和成语】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出自《水浒传》的成语:
1、腥风血雨
发音 xīng fēng xuè yǔ
释义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
2、心满意足
发音 xīn mǎn yì zú
释义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 , 走了罢休!’”
3、一马当先
发音 yī mǎ dāng xiān
释义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 。形容领先 。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 ,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
4、逼上梁山
发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释义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 。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
5、不识泰山
发音 bù shí tài shān
释义 不认识泰山 。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 。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
6、飞檐走壁
发音 fēi yán zǒu bì
释义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 , 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 。”
7、一箭之遥
成语发音:yī jiàn zhī yáo
成语释义: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 。比喻相距不远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