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宋词( 二 )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简析】
作者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叛乱性战争 。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 。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这首词当作于是时 。
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这种复杂苦闷心情的产生 。是与当时宋王朝对内对外政策密切相关的 。作者针对现实,曾经提出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 。但都未得采纳 。北宋王朝当时将主要力量用于对内部人民的镇压,而对辽和西夏的叛乱侵扰,则基本采取守势,这就招致了对辽和西夏用兵的失败,结果转而加速了国内的危机 。范仲淹在抵御西夏的斗争中提出了某些正确建议,主张"清野不与大战",待"关中稍实";"彼自困弱",并坚决反对"五路入讨" 。但他的主张并未被采纳,终于遭致了战争的失利 。他自己还遭受过诬陷和打击 。词中所反映的那种功业未建的苦闷心情,正是这一历史现实的真实写照 。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 。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 。"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 。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
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也无计"的慨叹 。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 。"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 。"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 。"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 。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
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 。由于作者有较长时期边地生活的体验,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宋魏泰在《东轩笔录》中说:"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 。"可惜这组反映边塞生活的词早已散佚,只剩现存的这一首了 。在北宋柔靡词风统治词坛的形势下,能够出现这样气魄阔大的作品,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它标志着北宋词风转变的开端,并说明范仲淹实际上是苏轼、辛弃疾豪放词的先驱者 。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简析】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 。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 。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 。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 。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 。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 。?quot;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