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宋词( 三 )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 。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 。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 。"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
【简析】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由于南宋小朝廷腐败无能,准备不足,金兵趁机大举南侵,如入无人之境 。金兵兵分两路,一路下建康,陷临安,猛追高宗,直捣福建 。另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紧追隆佑太后,隆佑由南昌仓猝南逃,直到赣州才得到喘息机会 。当时,赣西一带遭受金兵的侵扰,人民的损失极其惨重 。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与监察并兼管农桑)时所写 。作者路过皂口,见景生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 。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
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 。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并由此而联想到沦陷的中原地区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情 。下片即景抒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体察细腻,感受深刻,构思新颖,饶有诗意 。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 。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末尾两句以鹧鸪的悲鸣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
这首词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善于通过具体景物烘托复杂的内心感受 。暗示复杂的斗争形势,形象鲜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耐人咀嚼 。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注释】
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铁沟出猎,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千骑锦士驰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魏尚,愿换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侵掠"的恶星天狼!
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错后 。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
【简析】
在那华灯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的花市,主人公与心爱的人在月挂柳梢的黄昏时刻相约赴会 。现实是这样的凄凉,月光华灯依旧,然而却见不到去年的情人,主人公伤心的眼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①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注释】
①章台路:汉长安有章台得街在章台下 。后人以章台为歌 妓聚居之所 。
【简析】
上阙一开端即描绘出思妇所外的典型环境,三个“深”字,极见庭院之深邃了 。通过刻画描写,一位幽闭深闺女的贵 族女子,因为薄幸之人一味追求狭邪之游的愁苦心情便跃 然纸上了 。下阙,“三月暮”点出时令,“雨横风狂”,描述气候特征 。此时此景只有掩起门户独守空房,发出“ 无计留春住”的悲叹 。结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 秋千去”,是历来受人赞赏的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