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毛泽东 咏梅 诗配图?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三 )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 。
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 。
“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 。
诗人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词人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 。
当时正值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
“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当时政治环境的象征 。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
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 。
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 。
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五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
最后,词人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 。
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 。
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 。
此时,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祥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 。
“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 。
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 。
毛泽东此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 。
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
自有咏梅诗词以来,毛泽东的这首词是前无古人的 。
叫咏梅的诗词有哪些卜算子·咏梅作者:毛爷爷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卜算子·咏梅作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卜算子(咏梅)作者:朱淑真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
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 。
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
菩萨蛮·咏梅作者:朱淑真湿云不渡溪桥冷 。
娥寒初破东风影 。
溪下水声长 。
一枝和月香 。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
西江月(咏梅)作者:苏轼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 。
渡波清彻映妍华 。
倒绿枝寒凤挂 。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 。
渡斜烟淡月笼沙 。
远路微香趁马 。
咏梅九首朝代:明代作者: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
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 。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