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导师工作总结怎么写?

学校实行导师制后,在本学期我导的对象是二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梁科 。通过各方面了解到,她在性格上比较活泼开朗,有丰富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特别强,语文课堂就是他展示的舞台 。但是他的自制力较差,比较贪玩,有懒惰心理,行为习惯不是很好,回家作业也有很多次没完成,学习成绩忽上忽下 。针对这些情况,我首先去了解他的家庭 。
梁科是新居民的孩子,家庭比较困难 。他们租了当地居民的房子作为现在的“家”,两间房,一家五口,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宽敞 。家里没有象样的凳子和桌子,一家五口人,艰难地生活在几平米大的两间房间里 。妈妈在家带小孩,哥哥还在上技术学校,妹妹还小,他刚刚才上二年级,只在爸爸在工地上打打工,赚的那点钱要养活全家五口人,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 。
其实早就知道,梁科的“妈妈”是后妈,很小的时候他妈妈就生病去世了,一直都是爸爸和哥哥照顾着他的生活 。前两年,爸爸再婚,新妈妈又生了个小妹妹,家庭的负担就更重了 。但是,梁科还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在学校就做好了大部分的作业,回到家也经常帮着“妈妈”做些家务事,扫地、擦桌子那是常做的事,能干的他还回烧饭呢!过重的家庭负担,成了他经常完成不了回家作业的一个原因 。父亲平时也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所以成绩很不稳定 。
第一次去他家家访,梁科的父母就热情地跟我讲起话来 。在交谈中了解到梁科平时都挺乖的,就是有一点点贪玩,喜欢到外边玩,而且经常天黑了都不回家,这让他们非常担心 。我也马上抓住教育的契机,对梁科进行了一番耐心的教育 。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地去了很多趟,有为了考试的,为了作业不完成的,为了放学后不及时回家的……每次,都能收到良好效果 。
国庆假期,我还和其他团员一起,给梁科送去了节日慰问品 。当我把准备好的书包、铅笔盒、本子等学习用品放到梁科的手里,他小心翼翼地拿着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手微微颤了一下,眼里几乎有了泪光,这就是一份小小的感动啊!听着他口中念叨着: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我心里是一阵阵的酸与甜 。
通过一个学期的导师工作,我发现梁科的进步还是很大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思想和言行也有了一定的改进,我自己也获得了一些工作体会:
一、取得家长支持,这是工作的基础 。
学生在校时间只有每天的7个小时,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所以要想学生进行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要使家长重视这项工作,所以首先是和家长取得联系,介绍工作,通过电话联系、家访、来校等方式,每周与家长联系定期交流学生在校情况,指出优点、缺点 。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等状况这样做到互通信息,全方位的了解学生,这是帮助学生转化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