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创作技巧( 四 )


古诗词创作技巧

含有古诗 文章“美”的真正涵义 “美”字的来源 , 是“羊大为美” 。
《说文》对美的注释是“甘也 。
从羊从大 , 羊在六畜 , 主给膳也” , 没来源于好吃、味美 。
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 , 把美与善、美与满足混在一起 , 他听到韶乐 , 三月不知肉味即是例证 。
大哲学家庄子 , 对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 , 看到了美的相对性.他说:“毛嫱 , 丽姬 , 人之所美也 。
鱼见之深入 , 鸟见之高飞 , 麋鹿见之决聚 , 四者熟知天下之正色哉?”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 , 已经触及了一些内涵 。
此外《礼记》的“美恶皆在于心” , 把美看成是主观的东西 , 还有散见于诗词、文章的不少观点 , 如美在恰如其分 , 在于匀称 , 即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所描绘的东邻之女的美 , “增之一分则太长 , 减之一分则太短 , 著粉则太白 , 施朱则太赤” 。
至于李白“清水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 , 则说明了美在自然 。
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谚语 , 道出的是美在于关系 。
对于美是不是主客观的统一 , 苏东坡的《琴声》作了这样的思索:若言琴上有琴声 ,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 何不于君指上听?” 以上种种 , 虽挂一漏万 , 却也说明“美是难的” 。
如美学家朱光潜所云:“美国人往往把美叫做‘我不知道它是什么’ 。
” 其实 , 漂亮的形象引起人们感官愉悦 , 进而触发其爱慕甚至占有的情感 , 这里有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道德的、时代的、物欲的等多种因素作用于其间 。
包括体育竞技、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之所以让我们觉得美 , 归纳起来 , 首先 , 是在于一种具体的形象(不是抽象的概念)作用于我们的感官 。
其次 , 感官把接受的形象作用于情感 , 引起了我们的爱慕和喜悦 , 给我们享受和陶醉 。
第三 , 能够引起我们审美情感的形象 , 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 他们都只对于人 , 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 。
从这个意义上 , 可以说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美不是自然现象(如花的红和花的美有区别) , 也不是私有现象(美能分享 , 美有公认的标准) , 如少女能歌唱失去的爱情 , 而守财奴不能歌唱他失去的钱财(因为后者的歌唱不能和他人交流、共鸣 , 因此不会动人) 。
第四 , 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 , 不是都美 , 即美除了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的特点外 , 还必须具备一个最根本的特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即美的形象应当反映出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 , 也即人有意识、有目的 , 能动地去改造世界 , 追求真与善 , 从而在客观世界取得自由这样一种能力和力量 。
如庖丁之出神入化的解牛 , 医生神奇熟练的运用手术刀 , 社会井然有序的和谐发展 , 神州飞船出入自由的遨游太空……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 , 所以有稚子之心 , 美在无邪;少女之心 , 美在无暇;志士之心 , 美在无心;壮士之心 , 美在无畏之誉 。
(选自《人民文学》2003.12)凝望生活(作者:蒋平) 上苍给了我们一双眼睛 , 是用来凝望生活的 。
但有人凝望了一辈子 , 也弄不清楚生活的模样 。
其实生活的模样就是凝望 , 凝望是人间最形象、最丰富、最真实的风景 。
凝望生活是一种审美 。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 , 就必须先成为有艺术修养的人 。
一望无际的大海 , 一带绵延的山川 , 一堵雪白的墙壁 , 一座生动的雕像 , 之所以引人凝望神思 , 就是因为它们融会了生活的艺术 。
朋友之间的关切注视 , 爱人之间的脉脉含情 , 是生活艺术的升华;久别重逢或冰释前嫌之时饱含千言万语的深情一瞥 , 则是生活艺术的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