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的写作背景( 六 )


但令鲁迅震惊的是,他亲眼目睹了江南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 , 于是,便以这次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一篇小说,把眼中的故乡描绘得淋漓尽致 。
赏析:
从绍兴到北京的路程 , 可以分作两段,第一段是绍兴至杭州,第二段是杭州至北京 。这两段长短大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差别 , 前段水路坐船,后段陆路坐火车 。
杭州南星桥站出发,当天到达上海南站,次早北站上车,在南京浦口轮渡后,改坐津浦车 , 次日傍晚到天津,再搭那时的京奉车,当夜可抵正阳门,其间要换车四次 。
但坐火车总是一样的 。绍兴出西郭门至萧山的西兴镇只有驿路一站,坐民船只一夜就够了,从西兴徒步或乘小轿过钱塘江,那时已用小火轮拖渡,平安迅速 。
对岸松毛场上岸便是杭州 , 离南星桥不远,来得及买票上车 。这一夜的民船最有趣味,但那也以归乡时为佳 , 因为夏晚蹲船头上看水乡风景确实不差 。
从绍兴来时所见只是附郭一带,无甚可看,而且离乡的心情总不太好 , 也是一个原因 。本文中说到路程,只是水路那一段,因为是搬家去的 , 连到家的时候也显得有点暗淡 。
离家时自然更是如此,虽然说“我躺着 , 听船底潺潺的水声”,很简单却写的很是得神 。同行的人本文只说到母亲与宏儿,这也自然是小说化的地方 。
事实上同走的连他自己共有七人,其中两个小孩都是三弟妇的 , 长女末利才三岁,长子冲两岁,时在乡下病卒,次子还没有名字,
生后七个月 , 小说中便将他诗化了,成为八岁的宏儿,因为否则他就不能与闰土的儿子水生去做朋友了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乡
我冒了严寒 , 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 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 
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 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
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
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仿佛也就如此 。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
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 , 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
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 。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 , 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