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桃: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张小桃: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文章图片

在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有这样一位旷世奇才 。年轻时,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 。壮年时,他安定南中,北伐曹魏 。在和强大敌军交战中,他用兵如神,战绩显赫 。然而,他壮志未酬的人生定格在53岁那年,死于军中,至死都未能兴复汉室,留下无尽遗憾 。他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
回顾他短暂的一生,让人感慨万千:人生匆匆,在疾病面前,即使是自比管仲、乐毅,叱咤风云的诸葛武侯也变得不堪一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真正发挥个人潜能,将智慧和能力运用到极致 。正所谓,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琅琊一户殷实的人家,父亲诸葛珪官至泰山郡丞 。诸葛亮自幼天资聪颖,有过一段幸福的童年时光 。不幸的是,他的父母很早就相继去世 。16岁那年,诸葛亮随叔父来到荆州 。不久,叔父也病逝,他便隐居在襄阳附近的小山村——隆中 。隆中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适合修身养性 。苏轼有诗云:“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 。”
在隆中的十年里,诸葛亮白天耕作,夜间读书,闲暇时会友 。日子虽然清贫,但作息健康而规律,这是他一生中精力最为充沛的时期 。诸葛亮除了学习儒家经典外,还广泛涉猎战国时的各家典籍 。求知若渴的他,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结识襄阳的庞德公和其子庞统,智交“诸葛四友”,并经常和朋友聚在一起评论时事,研究兵法,终成一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军事谋略家,为日后的卧龙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时的诸葛亮身心健康,智勇双全,人生可谓春风得意 。
26岁那年,是诸葛亮人生的分水岭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接受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挚邀请,依依不舍地离开生活了十年的隆中,从此告别淡泊宁静的乡村生活 。他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不曾清闲一日 。
《后出师表》中提到,他曾“五日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行军路上,条件恶劣,风餐露宿,心力交瘁,诸葛亮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作为蜀汉丞相,夙兴夜寐是诸葛亮的工作常态 。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位十足的工作狂,工作量完胜“996” 。同时,诸葛亮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他时刻不忘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成了诸葛亮毕生的信仰 。
可是,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诸葛亮看似气定神闲,实则身心俱疲 。他的身体也不断发出警示信号 。有一次,他听说勇将张苞去世,不禁悲从中来,口吐鲜血,以致卧床不起,到了不能理事的程度 。得力干将关兴病亡时,诸葛亮当即放声大哭,昏倒半天才苏醒过来 。遗憾的是,诸葛亮并没将这些病症放在心上,依然殚精竭虑地奋战沙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