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秋波厚的诗词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端起酒来洗涤愁肠 , 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
原文出自范仲淹的苏幕遮 。
苏幕遮(碧云天 , 黄叶地)
【作者】范仲淹【朝代】宋
碧云天 , 黄叶地 , 秋色连波 , 波上寒烟翠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 , 更在斜阳外 。
黯乡魂 , 追旅思 。夜夜除非 , 好梦留人睡 。
明月楼高休独倚 , 酒入愁肠 , 化作相思泪 。
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 , 黄叶纷飞的大地 。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 , 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 , 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 , 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 。
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 端起酒来洗涤愁肠 , 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
带有秋波厚的诗词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苏幕遮鉴赏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 , 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 , 但意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 。
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 , 暗透乡思 。起首“碧云天 , 黄叶地”两句 , 即从大处落笔 , 浓墨重彩 , 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 , 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衰飒之气 。
“秋色连波 , 波上寒烟翠”两句 , 从碧天广野到遥接天地的秋水 。秋色 , 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 。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 , 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 。江波之上 , 笼罩这一层翠色的寒烟 。烟霭本呈白色 , 但由于上连碧天 , 下接绿波 , 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辩 , 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 所以说“寒烟翠” 。
“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与人的秋意感受 。这两句境界悠远 , 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 , 构成一幅极为辽阔而多彩的秋色图 。
“山映斜阳天接水 , 芳草无情 , 更在斜阳外 。”傍晚 , 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 , 碧色的遥天连接这秋水绿波 , 凄凄芳草 , 一直向远处延伸 , 隐没在斜阳映照不到的天边 。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 , 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这里的芳草 , 虽未必有明确的象喻意义 , 但这一意象确可引发有关的联想 。
自从《楚辞·招隐士》写出了“王孙游兮不归 , 春草生兮萋萋”以后 , 在诗词中 , 芳草就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 。这里的芳草 , 同样是乡思离情的触媒 。它遥接天涯 , 远连故园 , 更在斜阳之外 , 使瞩目望乡的客子难以为情 , 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 , 所以说它“无情” 。到这里 , 方由写景隐逗出乡思离情 。
蓝天碧水万绿湖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艳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洞庭”就是(洞庭湖 ) , 在我国(湖南 )省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 。
[注释]
1.洞庭:湖名 , 在湖南省 。
2.和:和谐 , 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 , 隐约不清 , 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 , 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