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游子吟 游子吟古诗( 二 )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是作者直抒胸臆 , 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 , 母爱如春天阳光 。
三、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 , 字东野 , 唐代著名诗人 。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 , 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 。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 , 后隐居嵩山 。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 , 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 , 曾任溧阳县尉 。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 , 遂放迹林泉间 , 徘徊赋诗 。以至公务多废 , 县令乃以假尉代之 。
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 , 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 , 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唐宪宗元和九年 , 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 , 乃偕妻往赴 , 行至阌乡县 , 暴疾而卒 , 葬洛阳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子吟
《游子吟》的古诗和诗意分别是什么?古诗词游子吟 游子吟古诗
古诗词游子吟 游子吟古诗
古诗词游子吟 游子吟古诗

《游子吟》原文: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 , 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 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
有谁敢说 , 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 , 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
(2)三春晖:三春 , 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 , 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
2、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 , 一生贫困潦倒 , 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 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 , 便将母亲接来住 。诗人仕途失意 , 饱尝了世态炎凉 , 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 , 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 , 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
3、孟郊简介:
孟郊 , (751~814) , 唐代诗人 。现存诗歌500多首 , 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 , 代表作有《游子吟》 。元和九年 , 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 。
《游子吟》古诗《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 , 虽无藻绘与雕饰 , 然而清新流畅 , 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 ,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
《游子吟》原诗全文: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白话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 , 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 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 , 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 , 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
母亲的千针万线 , 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 , 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 , 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 , 也没有眼泪 , 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
作者直抒胸臆 , 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 , 母爱如春天阳光 。儿女不能报答母爱于万一 。悬绝的对比 , 形象的比喻 , 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
古诗词游子吟 游子吟古诗

古诗《游子吟》的全诗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 , 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 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 , 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 , 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原文:
游子吟
【作者】孟郊【朝代】唐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