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怎么写?( 三 )


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是否也痒痒的,有什么话想说吗?
小结:多么渴望这样的园子里的生活呀,这哪里是一座园子,分明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园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如果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课堂上教师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通过自由读、三次引读、想象读,在读中学习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学习表达运用 。进一步理解了,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快乐都在传达着我的自由快乐,这种表达方式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
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1.过渡: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2.课件出示一段有关作者的资料 。
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 。但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 。无论她经历怎样的逃亡和饥饿,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与苦难,祖父的爱就像一束阳光温暖着她,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憎恶与冰冷之外,还有温暖与爱 。所以我就向这温暖与爱的方面,怀着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
阅读了资料,联系全文,你觉得作者写作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近作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我将出示一段有关萧红的资料,通过资料与文章情节的对比,让学生来体会作者写作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祖父的怀念 。)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
通过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眷恋
怀念
(五)布置作业
著名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外阅读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并写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学习完一篇文章并不意味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次深入学习的开始 。特别是在新课程大力推崇广泛阅读的今天,对于这样一篇节选文章,我们更应义不容辞得带领学生阅读原著 。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我引用著名作家茅盾的话:《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外读一读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并写读书笔记 。进而引领学生课外去阅读走近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 。
四、说板书
自由
快乐
祖父的园子
眷恋
怀念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涵盖了本文的两个要点:1.园子带给我的是快乐和自由2.透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萧红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板书简洁,精练,让人对课文内容及主题思想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