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点古诗词赏析 语文高考重点古诗

文言文(22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陶潜的《归去来兮辞》
王勃的《滕王阁序》
苏洵《六国论》
诗词曲(47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曲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绵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最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水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陶潜的《归园田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王维的《山居秋暝》
高适的《燕歌行》
柳永的《雨霖铃》
李清照的《声声慢》
十首高中课外古诗词及鉴赏1、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 , 江花脱晚红 。
离情被横笛 , 吹过乱山东 。
鉴赏: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 ,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 , 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 , 描绘江上的秋色 , 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江水浩淼无边 , 江畔红花朵朵 , 而到了秋季 , 西风劲吹 , 水面则起波浪 , 荡漾连绵 , 江花也渐次凋谢 , 脱下了红妆 , 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 , 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 , 勾起作者的思绪 。江水江花、西风横笛 , 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 , 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 , 具有鲜明的特色 。
2、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 , 归来泪满巾 。
遍身罗绮者 , 不是养蚕人 。
鉴赏: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 , 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 , 把养蚕人衣不蔽体 , 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 ,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 。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 , 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 , 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 , 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
3、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 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 , 人生看得几清明 。
鉴赏:《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 , 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 , 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 , 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
4、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 , 犹陪落日泛秋声 。
世间无限丹青手 , 一片伤心画不成 。
鉴赏:秋天的傍晚 , 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 , 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 , 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 。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 , 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 。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 , 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 , 乃抽象感情 , 所以纵有丹青妙手 , 也难以描绘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 , 是‘伤心’二字这神 。”正因为画不成 , 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 , 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结尾两句 , 感慨深沉 。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 , 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 。他为此感到苦恼 , 而又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