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工作计划如何写?( 六 )


另外 , 这一阶段 , 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 , 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 。对于时政材料的整理和使用 , 应主要依靠省教研室编写的《中学时政教育》 , 要告诉学生 , 就象学习课本一样认真研读《时政教育》 , 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试指导等外 , 里面的时政热点材料与大量考试题目密切相关 , 对我们日常练习和中考应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轮复习中 , 上课不只是简单回顾课本基础知识 , 每节课都要用综合性的题目来引领复习 , 用联系时政材料的题目进行练习 , 并注重在练习中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落实 , 要求学生结合《伴你学》等已有的学习资料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 , 除认真研究做好《考试说明》中的题目之外 , 根据复习需要自己搜集训练题目 , 题要精而少 , 且具有综合性 。做到一边复习课本内容 , 一边进行中低档题的考试训练 。
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专题" , 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 。目标是提升能力 , 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 。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 , 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 , 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也就是说 , 从4月下旬开始 , 我们进入一个综合复习的阶段 , 在这一阶段 , 我们要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界限 , 将相关知识综合归类 , 形成一条条知识线 , 进行归纳复习 , 这就是连"线"的过程 。经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 , 如果说我们对教材有了宏观的把握 , 在头脑中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 下一步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教材 , 进行微观上的细致掌握 , 也就是说进一步突出重难点 , 初步形成灵活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 分析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 从而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这就是找"点"的过程 。我们在复习时应把"点"和"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 既要归类复习 , 又要重难点突出 。
在这一轮中 , 更要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复习 。在这一环节的复习中 , 我们引导学生做一些典型题例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选择做什么样的题目这个问题上 , 我们要力求科学利用练习题 , 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而不是盲目做大量的题 , 搞题海战术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都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 注重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从试题内容上看 , 几乎年年都注重对重点知识、重大主题(如新农村建设、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环境问题、依法治国治校、"一国两制"、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等)、重要热点的考查 。因此 , 我们也要把这些内容分类归纳 , 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