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关于诗词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诗词快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 
东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 
争插新桃换旧符
总把)
2、中秋
《月下独酌 》
李白
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 , 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 , 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 , 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 , 相期邈云汉 。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 , 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 , 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 , 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 , 直欲数秋毫 。
3、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 
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 , 
香罗叠雪轻 。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 , 更买雄黄酒一壶 。
门外高悬黄纸帖 , 却疑账主怕灵符 。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 , 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 , 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 , 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 , 不似今朝豆味香 。
6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 , 兰红艳早年 。
缛彩遥分地 , 繁光远缀天 。
接汉疑星落 , 依楼似月悬 。
别有千金笑 , 来映九枝前 。
7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 , 皎皎河汉女 。
纤纤摸素手 , 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 , 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 , 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 , 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 , 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 , 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 , 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 , 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 , 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 , 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 , 后船失势空挥挠 。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 , 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 , 花焰七枝开 。
月影疑流水 , 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 , 钟发琉璃台 。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 , 星桥铁锁开 , 
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
游妓皆穠李 , 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 , 玉漏莫相催 。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 , 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 何处闻灯不看来 。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 , 兰红艳早年 。
缛彩遥分地 , 繁光远缀天 。
接汉疑星落 , 依楼似月悬 。
别有千金笑 , 来映九枝前 。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 正月中旬动地京 。
三百内人连袖舞  , 一进天上著词声 。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 , 香车宝盖隘通衢 。
身闲不睹中兴盛 ,  羞逐乡人赛紫姑 。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 , 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 , 孤灯犹唤卖汤元 。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 , 市中珍品一时来 , 
帘前花架无行路 , 不得金钱不肯回 。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 , 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萧声动 , 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 笑语盈盈暗香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