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关于诗词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诗词快( 四 )


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 。从最初的仓颉造字 , 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孟子的“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又经过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凄惨惨戚戚 。……经过多年的流传 , 有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 , 自然是学养深厚 。
相传 , 伯牙善弹琴 , 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 , 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 , 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死后 , 伯牙不再弹琴 , 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 。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 。一个“知音”里 , 就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 可以想象 , 成千上万的词语中 , 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 。
“愿得一心人 , 白首不相离 。”希望能有一个一心一意的人 , 就这样 , 和他一起走到白头也不分离 。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 , 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 , 却扣人心弦 , 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那么说起美德 , 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 教育我们长大 , 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我们应当感谢 , 应当报答 。一篇广告 , 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 , 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 , 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 , 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乖巧 , 还有他那份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至深的爱 。他给了我们一个典范 , 一个让年幼的孩子尚有这样的感恩之心 , 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大学毕业 , 到一个公司应聘 。他走进大厅 , 看见地上有一张纸屑 , 来应聘的人很多 , 却都只顾着自己的事 , 没有一个人捡起那张纸屑 。于是 , 他走过去捡起纸屑 , 扔进垃圾桶里 。就是这样一个举动 , 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并没有很高的学历 , 却在这次应聘中脱颖而出 , 正是因为那一个小小的举动 。”这样微不足道的事 , 但它足已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行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 让我们肩负起这个责任“传承文明 , 弘扬文化 。”
求一篇弘扬名族传统文化为题的作文或者诗词给你篇美文 。。。
为汉服的低声吟唱
作者:天涯在小楼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央 。
——《诗经·秦风》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 , 
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 , 
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 , 
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 , 
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
记得吗?
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
有人跟我说 , 
曾经有一条大鱼 , 
生活在北冥那个地方 , 
它化作一只巨鸟 , 
在天地之间翱翔 。
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 , 
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 。
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 , 
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
那时候 , 
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 , 
他临刑前 , 
弹奏了一曲绝响 , 
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 , 
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 。
几千年过去 , 
依旧有余音绕梁 , 
只是他不知道 , 
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 , 
而是他的傲骨 , 
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
我也曾梦回大唐 , 
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 , 
他用来下酒的是剑锋上的寒光 , 
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 。
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
高歌吟唱 , 
长风吹开他的发带 , 
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
可是后来换了帝王 , 
他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 , 
摒弃了武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