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有多惨烈,是否被司马迁刻意夸大了?

楚霸王项羽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选择自杀谢罪,他曾留下的巨鹿之战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冷兵器时代以少胜多的典范 。
巨鹿之战是项羽的一大成名战,这一战树立了项羽千年的英勇形象,但是,翻开史书,我们似乎看到了很多司马迁都不能解释的矛盾错误 。那么这些错误都有哪些嗯?巨鹿之战真的属实吗?
巨鹿之战解析: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作,也是《史记》最着名的篇章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勇猛善战叱咤风云 。虽然楚军主力刚刚被章邯消灭,刘邦又分兵一部向西而去,可项羽仅率领剩下的人马,单靠破釜沉舟来鼓舞士气,便一举消灭了王离率领的至少10万秦帝国正规军,同时又击败了章邯的20万大军 。他杀苏角,俘王离,降章邯,彻底扭转造反军被动局面 。是项羽把造反军从死亡的边缘解救出来,并把亡秦战争推向胜利 。
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政治思想工作真的有这样神奇的效力吗?不幸的是,只要我们细读《史记》便会发现,司马迁巨鹿之战的描写虽然精彩绝伦,却自相矛盾破绽百出 。比如,项羽只带三天干粮拼死一战,而王离却是在两个月后才投降 。破釜沉舟就算能鼓干劲,它也能鼓起肚子两个月不吃饭吗?
比如,项羽在诸侯军都做壁上观的时候,就能单枪匹马击败章邯,并在章邯的眼皮底下消灭了王离,却为什么在统领了诸侯军之后,6个月却没能再接再厉消灭章邯呢?甚至后来章邯提出会盟,项羽表面接受麻痹章邯,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也还是没能消灭章邯 。项羽的战斗力怎么前后判若两人了?
再比如,司马迁说项羽多次大败章邯,可最后会盟时杀死他叔父的章邯竟然当上了雍王,与项羽的顶头上司楚怀王平起平坐 。大封诸侯时项羽只封得两个王,而章邯却封得三个王 。一个战胜者怕是不会这样宽大他的俘虏,即使他发神经想这样,他的部下盟友怕也不会同意 。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把《史记》当信史,巨鹿之战就是司马迁撒下的弥天大谎,如果当小说,就是违背历史的胡编乱造,其目的都是为了不动声色地抬高项羽贬低刘邦 。批评司马迁是让人痛苦的,但是在维护个人形象还是维护历史事实的选择中,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
谎言一,项羽“破釜沉舟”勇往直前
要搞清楚项羽有没有破釜沉舟并不难,只要看一看巨鹿之战前后项羽所在的位置,一切便真相大白 。请参考下页图,巨鹿之战项羽军进攻路线及驻军图 。
谎言二,项羽包围击败并俘获王离
时间、地点以及兵力对比否定了项羽包围击败并俘获王离 。
先说时间 。按照司马迁的描写,读者很容易产生时间上的错觉:项羽破釜沉舟发动进攻,跟着就击败了王离 。王离投降,巨鹿之围解除 。可是《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却明确记载:项羽在三年十一月渡河作战,王离却是在两个月之后的三年端月投降(秦帝国以十月为年始) 。项羽只带三天干粮的进攻与王离投降并无直接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