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如何写?

09人力2班陈昊09030436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做最好的自己”不仅是李开复博士一路走来所一贯坚持的一个信念,而且是他对于中国青年的殷切希望 。李开复从他的成功经历中提取出宝贵的经验及对于人生、生活、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引导我们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当然,对于我们而言,所谓的“成功”并不是人人都像李开复一样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就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成功标准和定义 。
书中如是问道:“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成功?”我认为, 成功就是获得你所要的,实现你所想的,珍惜时间去做你想做的,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 。李开复提到一名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该学生认为:成功就是有财富、有地位,成功就是做领导、做管理 。我觉得,财富、地位只是一个方面 。运用管理学的理论,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所谓的财富、地位无疑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需要 。当我们的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不应该停留在原地,而是有必要去追求更高的需求 。比如,一个商人,他起初办一个工厂,其目的是发财致富,这属于生理上的需要 。可是,当这家工厂越做越大,以至于发展成为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时 。这个商人极有可能会投身于福利事业,来实现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为,这样做一来可以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充分达到宣传的作用;二来能够回报社会,毕竟,一个企业能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都离不开社会以及广大群众的支持 。在不同领域,成功的体现也会不同:对一个企业家而言,成功就是使企业不断壮大并获取盈利;对运动员而言,成功就是代表祖国征战世界大赛,站在最高领奖台;对科学家而言,成功就是研制出新的科学成果,为人类造福 。就我自己而言,成功就是在我顺利考取研究生后,通过自己的奋斗能有自己的公司并成就一番事业 。我觉得,我们很难去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也很难将“成功”拘囿于一个狭隘的框架里 。然而,无论哪种成功,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 。
李开复在书里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又用东施效颦和微软公司一名经理模仿鲍尔默这两个例子说明,“试图模仿或复制他人独特的成功模式是行不通的” 。我们学习某个人,并不是
- 1 -
要像那个人一样取得相同的成就,而是学习那个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由此,我想到了英语学习 。我的第一次英语考试得了59分 。事后,老师把我叫去谈话,给了我一系列学习英语的方法:上课认真听讲、先背单词再背句子、把单词写在卡片上时不时拿出来看一下 。我觉得,英语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有信心和毅力来做这一点一滴的积累 。从那天以后,我每天都会坚持听英语,并跟着伴奏带,把朗读的内容默写下来 。有时,作业比较多,思想上就有些懈怠,真的想放自己一马 。但是,我会不断提醒自己,我有我的目标,我有我的理想,我不能放松 。一个学期后,我的英语有了些进步,考了72分 。但我并不满足,我知道,班里有许多英语高手,我必须向他们看齐 。从那以后,我更加发奋 。有时实在很累了,就练一练哑铃,做几个俯卧撑,然后继续学习 。又一个学期后,我考了95分,一跃成为班上的第一名 。虽然谈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算什么伟大的成就,但是,通过这件事,我对自己有了足够的信心,我坚信自己有顽强的意志去做成我想做的事 。我觉得,如果每一个人的成功模式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世界岂不是很单调?这样下去,成功的途径只会慢慢演变成一个固定的公式 。事实上,正因为我们彼此有别,才使得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与众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