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不北伐匈奴,而是修筑长城转为防守呢?

秦国为何不追击匈奴一举歼灭 , 反而修筑长城 , 将主动进攻的机会转化为被动防守呢?
史籍记载的全部是秦始皇如何派兵北逐匈奴 , 还有通过修筑长城等一系列手段来防守北疆 。如今看看“汉武大帝” , 不免要疑惑重重 , 当匈奴残部望风而逃 , 远遁大漠时 , 秦始皇那时候为何就不一鼓作气 , 北击匈奴 , 而是转攻为守呢?

论国力 , 秦刚统一六国 , 富有天下;论战斗力 , 秦军在六国中本就无人能比 , 更加上刚刚横扫六国 , 士气正盛 , 有无坚不摧的信心和斗志;论形势 , 秦统一六国 , 北伐已无后顾之忧 , 而匈奴被从前燕赵两国联合防范 , 本就已经消耗了很多战斗力 。而且在秦初秦始皇北方的战事中 , 秦军悉数获胜 。可见 , 秦军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是占有优势的 。以始皇帝的雄才大略 , 决不逊色于汉武帝 , 他为什么不挥师北上 , 一举击破匈奴呢?

一.骑兵数量有限
当时中国诸侯最大的壮志莫过于统一六国 ,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 , 秦始皇统治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农民 , 而如果要深入大漠与匈奴作战 , 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 。把平时基本不骑马的农夫转变为强大的骑兵 , 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训练 , 同时由于这些农民当了兵 , 不能再从事农耕了 , 还要蒙受生产上的劳动力损失 。

况且尽管有了强大的骑兵 , 要送他们到北方草原深处作战 , 粮草的运输和损耗也是一笔极其可怕的开销 。古代交通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 , 也没有大货车 , 粮食运输只能靠人力和畜力 , 已是十分艰难 。《史记》中曾经记载 , 从中原地区运送1石粮食抵达北方的前线 , 路上运输队消耗的粮食竟然就要达到了192石!
二.匈奴骠悍
这不仅是燕赵两国 , 同时也还是北方诸侯国的共识 , 秦始皇在没有足够把握能一举击灭匈奴的情况下 , 不敢贸然北伐 。毕竟六国刚刚统一 , 秦始皇仍然需要一只强大的军队来威慑六国的残余 。一旦北伐失败 , 势必会给六国残余一个反扑的机会 。
还有就是匈奴骑兵的作战成本很低 , 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 , 不仅是放牧者 , 还是战士 , 角色转换很容易 , 甚至还可以一边放牧 , 一边作战 , 后勤保障明显比农耕民族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