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称为“春节”,俗称“过年” 。正月初一前一天为“除夕”,俗谓“年三十日” 。客家人的春节是从年二十五开始到新年正月十六结束 。客家人从农历十二月十五日起,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室内室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过年 。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灼酒(客家娘酒)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入年架”,着手准备过年的食物和用品 。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做年糕(甜粄)、煎油果(油挤子)、炸酥烧、炸肉丸
接着一连几天,家家户户忙着灼酒、做年糕(甜粄)、煎油果(油挤子)、炸酥烧、炸肉丸、熏鱼、卤鸡鸭等 。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卤鸡鸭
到年二十八、二十九,家家贴春联,贴门神 。从这天到年初三或年初五晚上各家点灯照明到天亮,俗称“点年光” 。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写对联、挂灯笼、贴对联
年三十晚为统一祭祖时间,家家户户挑着竹装的三牲、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 。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祭祖公
这天老嫩大小穿着新衣服,村子里锣鼓喧天,鞭炮放得特别多 。晚上一家老小团坐一桌吃“年饭”,饭后还要给小孩子发“扎年钱” 。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吃年饭、发“扎年钱“
初一,是新年的一年开始,天还未亮,到处燃放鞭炮,人人说好话,互相道贺 。一早,金狮队敲锣打鼓,串村过户,到每家“拜新年” 。金狮先到厅堂伏拜(俗称参神),再到各家厨房伏拜,拜时户主放炮竹,狮头朝向喜炮舞动,户主给红包表示谢意 。年初一直至初十百思特网,均有舞金狮表演 。表演时,2人饰演猴子,1人饰沙僧,1人顶狮头,1人牵狮尾,伴演狮子,猴子活泼,跳来跳去,翻筋斗,飞桌面,穿桌角 。猴子和沙僧合作,表演弄狮各种动作 。然后,由金狮队武术人员表演百思特网拳、棍、刀、钩镰、耙头等项武术,表演便告终结 。舞金狮是群众喜爱的传统节目 。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舞金狮
春节期间,白天人们很活跃,男女老幼总爱热闹 。有的逛街、游公园、拍照留念;有的舞狮、打锣鼓、弹琴吹唱;有的玩扑克、打麻将,等等 。晚上四处锣鼓喧天,爆竹连天,烟花腾空,五颜六色,歌声笑声,欣心悦耳,家家热闹,人人欢乐 。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放烟花
年初二,是转妹(娘)家、探亲访友的一天 。家家热情待客,处处谈笑风生,说不尽新年快乐 。转娘家的妇女,有的舍不得离开娘家,因此有:“初一就话初一头,初二又话年下头,初三又话穷鬼日,初四嬲一日,初五‘唱也圩’,初六唔好归,七不去,八不归,初九初十看打狮,十一十二又有龙灯会,索性月半才来归”的儿歌 。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客家习俗|客家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满满的记忆

▲转妹(娘)家
初五日,俗称“出年架”或“唱也圩” 。因这天原是圩日,人们来往街上,一见熟人就互相拱手拜年恭喜 。初七那天称“人日”,家家吃“七样菜”:芹、葱、蒜、春菜、芫荽、百思特网甜菜、韭菜等,取其勤劳、聪明、会划算、有春光、团圆、甜蜜、长久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