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堂实录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书的主题是“发现”,即引导学生去发现丰富的语文世界,在语文世界中发现丰富的生活世界,感受丰富的情感世界,在发现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事理说明”,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科学世界的神奇,感受科学与语言结合的魅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该单元第五课,很好地体现了单元乃至全书“发现”的主题 。设计此课,试图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发现”的习惯和能力 。
2、设计思路:
从初一开始,我就着力培养学生两个读书习惯:一是读文章紧紧围绕“写什么 ”“怎么写”两方面进行,二是每读一篇课文,必须就文章的内容或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且书面记录 。此课分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的能力,解决“写什么 ”的问题;第二课时学习精巧的结构和严密的语言,解决“怎么写” 的问题 。
3、设计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由咏花诗导入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咏花诗 激趣,同时培养积累习惯 。
阅读指导 要求学生按惯例阅读,教师巡视 读 (一)速读课文,我知道文章大致说明了(要求每生书面写出)(二)细读课文,我发现文章的关键句是(在文中画出) 。(三)朗读关键句 。(四)品读关键句,我能很快画出结构图……理清了文章思路1、培养速读能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同时要求书面写出文章大意,将速读落在实处 。2、培养从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朗读关键句,让文字听觉化,同时增强整体感 。4、列图,揣摩文章结构,探究写作思路,训练语言思维 。
师生平等对话 悟 (一)就文章内容而言,我的心得有(二)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我最大的收获是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回归语言教学的原点 。
教师及时答惑解疑 疑 (一)我明白了一些科学知识,但我还有一些内容上的疑问,他们是……(二)从语言表达看,我还有疑问,它们是…… 尊重学生质疑权,及时解惑,激发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
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 及时归纳、整理,强化认识 。
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十个2、下列两题选做一题①查阅绿色食品相关资料,借鉴课文写法,写篇文章介绍它 。②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向生物、物理或化学老师请教,写篇文章说明它 。第1题为必做题,落实语基 。第2、3题为选做题,不增加负担,又留有余地,学以致用 。
〖精彩片段〗
本课教学进行到“疑”这一环节,按照惯例,我请学生提出问题 。
学生:“刚才同学说文章标题好,可是文章不只是写花红的原因,而是写花为什么五彩缤纷,作者应该把标题写成‘花儿为什么这样五彩缤纷’”标题问题正是我想要谈的,这下有戏了 。可我并不急于侃侃而谈,飞洒“语点”:“你们怎么看?”
学生:“我想正如作者所说,红花最耀眼,最吸引人,用‘红’作标题,也吸引人 。‘红’还容易引出其他色彩 。”学生丙附和:“也就是说,从花红很容易让人想到五彩缤纷的花,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像是选取一点,引人联想到其他 。”说得有理,但还不是贾祖璋先生的初衷 。“还有其他理由吗?”我仍在等待 。
学生:“课后练习二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名,借用歌名作标题肯定更有魅力 。”
“你很善于利用课本 。的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曲,在当时算是流行歌曲了,用歌名作标题,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我没有急着表态,希望能引出更多话题 。
生:“拟标题一定要吸引人 。”
生:“我想到以前学的一篇《叫三声夸克》,我原以为写的是一种动物,没想到介绍的是高科技知识,就那标题给我很深的印象 。”
学生由此想到初一课文,让我惊喜 。我顺势点拨:“题好文一半,好标题要紧紧抓住人心 。有同学写考试话题的作文,拟的题目有‘像雾象像雨又像风’、‘爱你在心口难开’,这比直接用‘考试’作标题好得多 。引用歌名作标题还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学生说:“引用是一种拟题方法 。拟标题还可以引用歌词,比如我看过一篇谈学政治的感受,叫做《想说爱你不容易》,也很有意思 。”学生又受启发:“这么说来,还可以引用诗歌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