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有关的古诗词( 二 )


古诗词中写日,月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跟生日有关的古诗词有哪些?1. 《长寿乐·南昌生日》——宋 李清照
微寒应候 。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 。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 。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 。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
2. 《鹧鸪天》——宋 张抡
彩舞萱堂喜气新 。年年今日庆生辰 。
碧凝香雾笼清晓,红入桃花媚小春 。
须酩酊,莫逡巡 。九霞杯冷又重温 。
壶天自是人难老,长拥笙歌醉洞云 。
3. 《鹊桥仙》——宋 无名氏
日长槐夏,凉生冰室,又是生辰来到 。
年年把酒对荷花,颜色比、荷花更好 。
儿歌女舞,彩衣共戏,仰祝齐眉偕老 。
欢欢喜喜八千春,更何处、蓬莱仙岛 。
4. 《庆生词》
诚祈晨阳喻春暖,祝词肯切表心间 。
文韬武略划蓝图,雅致靓颜心高远 。
生诞四月春暖季,日逢亲朋献寿礼 。
快燃生日寿火烛,乐者前程星光路 。
5. 《洞仙歌(泸守王补之生日)》——宋 黄庭坚
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 。阅尽人间盛衰草 。
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 。
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谁念云中上功守 。
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山,应难纵、五湖归棹 。
问持节冯唐几时来,看再策勋名,印窠如斗 。
一年级至三年级语文 古诗词及诗意,【一年级上册】 画 唐 王维 静夜思 唐 李白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村居 清 高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 袁枚 小池 宋 杨万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苏轼 山行 唐 杜牧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绝句 唐 杜甫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春日 宋 朱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画》的意思: 这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诗人用优美、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水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 。课文里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 。静夜思: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 。这首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 。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 。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 。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 。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 。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 。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 。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 。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 。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春晓: 春天不知不觉的到来了,到出都可以听到鸟的叫声,晚上听到了风吹雨打的声音,暗自感叹,那些花儿不知要掉落多少啊 。村居: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所见: 牧童骑者黄牛唱着歌,歌声响彻整个树林,忽然看到树上的蝉,想捕到它,就突然停止了唱歌。小池: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赠刘景文: “荷尽”、“菊残”两词可以看出是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