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是描述什么节日的?

“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 。”是描写元宵节 , 元夜:元宵之夜 ,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又叫上元节、灯节 。出自《生查子·元夕》 , 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 全词原文如下:
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 泪湿春衫袖 。
白话文释义: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 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 , 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 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 , 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
诗歌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是描述什么节日的?

扩展资料
这首词上片追忆去年元夜欢会的往事 。“花市灯如昼”极写元宵之夜的灯火辉煌 , 那次约会 , 两情相悦 。周围的环境,花市 , 彩灯 , 明丽如同白天;明月 , 柳梢 , 都是相爱的见证 。后两句情景交融 , 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 , 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
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 , 充满希望与幸福 , 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 。而周围的环境 , 无论是花、灯 , 还是月、柳 , 都成了爱的见证 , 美的表白 , 未来幸福的图景 。情与景联系在一起 , 展现了美的意境 。
词的下片 , 笔锋一转 , 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 , 想念伊人的伤感 。“今年元夜时”写出主人公情思幽幽 , 喟然而叹 。“月与灯依旧”作了明确的对比 , 今天所见 , 依然如故 , 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 , 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 却已物是人非的思绪 。
此词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 , 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 。写法上 , 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 , 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 , 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 。

描写赏灯的诗句
“一曲笙歌春如海 , 千门灯火夜似昼” 。
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 , 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
唐代时 , 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 。
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 , 衣以锦绮 , 饰以金银 , 燃五万盏灯 , 簇之为花树” 。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 , 星桥铁锁开 。
暗尘随马去 , 明月逐人来 。
”描绘了灯月交辉 , 游人如织 , 热闹非凡的场景 。
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 , 长安城市太平人 。
龙衔火树千灯焰 , 鸡踏莲花万岁春 。
”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
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 , 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 , 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
值得称道的 , 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 , 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 , 何处闻灯不看来 。
”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 , 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 , 灯市更为壮观 。
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 , 笙歌处处楼 。
”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 , 偏爱元宵影灯戏 。
”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 。
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 , 花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风箫声动 , 玉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
明代更加铺张 , 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 。
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 , 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 。
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 , 有月无灯不算春 。
春到人间人似玉 , 灯烧月下月似银 。
满街珠翠游春女 , 沸地笙歌赛社神 。
不展芳樽开口笑 , 如何消得此良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