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中华钢笔字帖行书张怎样写( 三 )


可以直接临习,为了解决用钢笔书写起来字小笔划细的弱点,可用软铅笔2B-5B临写,用铅笔其好处有三:一者无钢笔运用不当偏锋挂纸之病,写起来圆畅自如、易得行气;二者避免用钢笔时追求点画的精雕细刻,忽视整体效果,为快写打下基础;三者笔粗可写大字与原帖相近,既有法度又可消除拘谨、无束缚之感 。
4:用笔应恰当 。
毛笔书法中讲究中锋行笔,钢笔书法同样重视运笔的正确性,如果握笔过紧,僵硬,转折或运笔时笔 尖一侧着纸,就容易挂纸,难写流畅 。
正确的握笔方法是松紧适度,使笔尖下水缝处于笔的正中位臵,在 书写过程中根据笔画的粗细、主次决定用力的大小,而这种技法,要求学书者在对帖练习时注意观察分析 才能逐渐掌握 。
5:善于思辩 。
学习写书法,长期苦练固然重要,还应善于动脑,否则,写出来的字将只具型而无神 。
还要克服不爱静心练,面对字帖,心猿意马,只知狂怪,不明规矩,提笔便是龙飞凤舞的缺点 。
只有勤学苦练、善于动脑,才可写好书法 。
初学者学习硬笔书法使用哪种字帖比较好?用谁的字帖比较好?
庞中华的比较规范,可以作为首选 。
庞中华字帖清新秀逸,自成一家,被称为“庞体”;其“快乐立体教学法”独树一帜 。
除书法外,亦长于诗歌、散文、音乐、演讲等 。
二十多年来,庞中华在国内的机关、部队、高等学府和中小学以及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义务演讲近千场,深爱国人和海外朋友欢迎,被誉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
临帖是一个很漫长和艰苦的过程 。
在选帖的基础上,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 。
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 。
例如:我们读汉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 。
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 。
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 。
第二步描摹 。
“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毛笔描写 。
“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
第三步临帖 。
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
第四步背帖 。
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纸上的方法 。
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 。
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
第五步出帖 。
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 。
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
怎样写硬笔行书(第二版)
的基础上,从练习写字的客观规律出发编写的,是作者多年从事硬笔书法研究创作和教学的经验结晶 。
全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介绍了汉字的各种笔画、偏旁部首、结构、布势、章法的书写要领 。
所有汉字都符合规范化书写,具有系统性、严密性、科学性、准确性、艺术性的特点 。
本书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于读者读与写,从而心手并用,兴味盎然 。
本书既可以欣赏,又可以练习,可作为学习硬笔书法的读者临摹的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