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怎么写?( 四 )


2.小组合作,对比阅读《孙权劝学》与《伤仲永》,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 。
2.勉励学生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翻译、背诵课文 。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
难点:美读课文,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韵味。体味对话的情味
教学资源:自制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练习资料;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师生共同欣赏 。《三国演义》这部作品道出了三国时多少英雄人物的英雄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了解一下三国时吕蒙的故事 。
(二)作者、作品及背景介绍
1.多媒体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请一位同学讲讲这个故事 。
2.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作者、作品及背景 的资料 。之后,多媒体显示 。
(三)整体感知,背诵课文
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
多媒体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 。教师提示一些字的读音 。请一位学生认读,由其他学生订正 。
2.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
1)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理解字词,翻译课文 。(有不会翻译的地方提出来,小组解决不了的提交老师)
2)小组竞赛 。全班分四个小组,分发练习资料,完成后派代表展示 。(文言字词句解释)
教师指导,并适时点拨 。
3.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背诵思路 。学生齐背 。
(四)合作研讨,品析对话
1)品析本文言简意丰、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感受三位人物各自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点拨 。(课件显示)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体会人物个性 。
3)积累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刮目相看” 。
(五)体验反思,总结全文 。
提问:吕蒙由不学到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思考,踊跃发言 。教师评议,赞赏中含期盼,给他们信心 。
(六)比较阅读,延伸拓展
比较阅读《孙权劝学》和《伤仲永》,谈谈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
小组合作探讨后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 。
(七)积累运用,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
2)如果你的朋友也像吕蒙不爱学习,你会怎样劝说?请写一个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