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为什么会成为惩罚的代名词


秦腔为什么会成为惩罚的代名词

文章插图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 , 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 。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对待秦腔 , 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 。外地人——尤其是自夸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 。于是,便有柔弱女子,常在戏台下以绒堵耳 , 又或在平日教训某人:你要不怎么怎么样,今晚让你去看秦腔!秦腔成了惩罚的代名词 。所以,别的剧种可以各省走动,唯秦腔则如秦人一样,死不离窝;严重的乡土观念 , 也使其离不了窝:可能还在西北几个地方变腔走调的有些市场,却绝对冲不出往东南而去的潼关呢 。
“山水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 , 剧不同腔 。京,豫,晋,越,黄梅,二黄,四川高调,几十种品类,要说历史最悠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非秦腔莫属 。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 。对待秦腔 , 爱着爱得要死,恶着便恶得要命 。”这是陕西作家贾平凹在他的一篇人生小品《秦腔》中对秦腔的诠释 。也是我想说说不出来也说不到位的我认为表述很准确的一句话 。秦腔之于秦人,一直是一个痴迷般的存在,是一份念想、一种情缘 , 是流淌在血液中的精神慰藉,烙印在骨子里的文化记忆 。秦腔是根植在农村的土生土长的地域文化,不洋气却很接地气 , 就和陕西花样繁多却万变不离其宗的面食一样,能吃习惯了觉得面比啥都好吃,吃不惯的就怎么也吃不习惯,所以有的人爱秦腔爱的痴狂 , 不爱的穷其一生也不会理解好好的话为啥要吼着唱,好好的脸为啥要画的那么夸张 。
秦腔是大众的娱乐 , 小时候我们村子和周围的村子都建有自己的戏台,逢年过节过事,或者农闲下来都有唱秦腔的习惯 。好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戏班子,也叫自乐班 。班子里聚集了一大批热爱秦腔的,老的,小的,男的,女的 。不但喜欢听,更喜欢唱 。自乐班是可以自由加入的,几乎天天晚上都会聚集在一起唱秦腔,不大的一间房子也行,露天围坐在一起也行 , 谁也不用扭扭捏捏 。板子一打、二胡一拉、三弦一弹,就有人自告奋勇站起来唱,锣鼓 , 梆子响着 , 生旦净末丑就一个个出场表演 。虽然没有披挂正式演出的服饰,也没有画色彩缤纷的妆容,但一板一式一字一腔那都绝不含糊很是认真 。女的有时候碎步后移,水上漂一般;有时候步履蹒跚摇摇晃悠,做出一个拄拐难行的样子;男的有时候怒目圆睁、吹胡子瞪眼;有时候假装着手在胸前撩起颤巍巍的胡须;有时候假装摇那帽翎 , 一会单摇 , 一会儿双?。槐呱舷路缮? ,一边纹丝不动,动作不一样 , 表达的情绪也不一样 。表演者猛然头一抬,一叫板,就会把围观人员的情绪和兴致都调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