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奋读书的七字古诗。( 三 )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 。
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
——郭沫若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
----- 谢觉哉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 约翰森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诗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成语:关于读书的成语这里很多还有解释http://cy.5156edu.com/page/18405.html
我急用,要关于读书的古诗词,要有译文,还有多,但不能太多了 。
...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
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 。
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
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
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
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
启示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 。
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
关于古诗词的知识,丰富一点
诗歌发展的历程 ↓1、古歌谣 ↓2、诗经:305篇,5篇有目无辞,亦称“诗三百” 。
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六 艺”:风(15国风160篇)、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颂(庙堂祭祀乐歌40篇)、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然后引出所歌咏之事) 。
↓3、楚词:以屈原为代表继承“诗经”传统,创浪漫主义新诗体 。
↓4、汉乐府:“乐府”是负责采风的音乐机关名称 。
“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5、唐诗: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三大诗人 ↓6、宋词:豪放派(苏辛派)婉约派(姜夔、刘永、李清照) ↓7、元曲:含散曲和杂剧 ↓8、自由诗(新诗):五四运动后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