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诏:清朝人十分欣赏的明末第一良将 号称万人敌 一生歼敌无数 最后自尽而亡

曹文诏是明朝崇祯年间将领,号称第一良将,勇毅而有智略 。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 。崇祯八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 。

明朝名将辈出 。初期就不说了,徐达、常遇春、蓝玉、李文忠、邓愈、汤和、沫英等,无一不是枪林弹雨中闯出的百战之将 。就算到了明朝末期,依旧涌现了许多英勇善战的名将,如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等人,为世人所熟知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大家不是很熟悉的明末名将 。《明史》称其为“明季良将第一”,又称“万人敌” 。我们知道,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张飞被称为万人敌 。此人能与关羽、张飞等人相提并论,足见其骁勇威猛 。他叫曹文诏 。
曹文诏是山西大同人 。他很早就作为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人部将,活跃在辽东前线,抗击后金,积功升至游击将军 。1629年冬天,皇太极率领一支奇兵,绕过山海关,从蒙古远袭攻入关内,直取北京 。袁崇焕紧急从辽东赶回,救援京师,打响北京保卫战 。曹文诏参加了这场关系到大明王朝生死存亡的激战,再次立功 。
游击将军官职并不高,可由于曹文诏善于指挥作战,上级很信任他,常让他“挑重担”,率领级别高于他的将领执行军事任务 。1630年,获赐尚方宝剑的左都督马世龙总理诸路勤王大军,组织抵抗后金军队 。马世龙将尚方宝剑交给曹文诏,令他率领参将王承胤、张叔嘉、都司左良玉等在玉田的枯树、洪桥伏击敌人 。这一场伏击战打得很漂亮,曹文诏因功升为参将 。随后,曹文诏跟随马世龙辗转作战,收复了大安城、鲇鱼关等4座城池,被朝廷加封为都督佥事 。

明朝末年,天灾频发,再加上崇祯帝的糟糕治理,让天灾演变成一场场人祸 。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起义 。其中,又以陕西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为代表 。崇祯帝一纸调令,便将曹文诏从辽东前线调回关内,充当灭火队员,征讨已成燎原之势的各地农民起义军 。
曹文诏不负厚望 。他转战山西、陕西等地,先后击败了王嘉胤、点灯子、李老柴、独行狼、杜三、杨老柴等农民起义军,基本平定了关中 。根据巡抚御史范复粹给朝廷的奏章显示,这次曹文诏转战千里,经历了大小几十次战斗,斩首36600多人,在参战的将领中排名第一 。曹文诏威震陕西,当地士绅赞叹:“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可是,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竟然不给曹文诏记功 。巡按御史吴生生很看重曹文诏,为他打抱不平;复粹再次向朝廷报告,希望为曹文诏争得功劳 。但兵部不为所动,仍然将曹文诏的功劳一再压低,使得他没有享受到论功行赏的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