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摘抄( 二 )


这个老师真的能把生死当做学问来讲,其系统性就令人信服 。其科学性体现在至少把真是存在的,一般医学能自然科学不能解决的现象,用新的(或翻新的?)理论包裹起来,能达到理论的四大作用的至少两个甚至三个(描述、解释、预测、操纵) 。
其次,很多文化现象,你理解、相信、甚至效仿很多时候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或从众 。本身为什么这样做,这本书似乎能透露一点 。仅仅因为某些习惯而把自己变成固定的样子,总是不甘心的 。
(于是一切渐渐定型,好恶取代了茫然,观念取代了迷惑,安全感取代了好奇心,总有志同道合的人能带来温暖,总有自己喜欢的世界的面目对自己绽放微笑 。人生并不长,有这些已经很好了 。——今日首页某文)
再次,灵修的书好看,自然是深切迎合了读者某些心理的 。我做什么事看什么书无非是有趣、有意思、猎奇、无风险 。结果就把自己带上什么奇怪的不归路了也未可知……LOL
《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四):以学生读者的角度评评这本书
以前看过一点iTunes U里的耶鲁开设的生死哲学课,算是我第一次接触死亡这个哲学主题 。读完此书,我的最大的感受:生死是可以建构了 。书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常人”的哲学定义:“通常,人们有一种度过生命的方式,这种方式极为常见,以这种平凡普通的生活方式活着的人就是常人 。”一连串引申出了很多新的命题,例如“常理”构成的“世界” 。
这本书我觉得有两个问题 。
我觉得生死学是个很大学问 。作者自己可能已经融会贯通,各种哲学概念信手捏来,但是由于一会儿引用西方哲学家的(像海德格尔),一会儿引用东方哲学譬如佛学 。好多不同体系下的概念相互交错,令读者无法把握 。我读得越多,越糊涂 。
虽然很多概念加了引号以示区分,但是由于这些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通用的含义 。如果没有一开始就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定义,很容易在诸多概念中迷失 。我通读全本都不是很清楚“心智”在作者笔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其实不太喜欢建构的方式来解释生死,因为这给予读者解构的机会 。强调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建立一种模式的确有助于认知,但一旦作为读者不赞同任何其中一个概念的定义,这种建构就分崩离析了 。
所谓“常”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超越常规跟不超越常规有什么差别?心智对常理进行推断时,有几个基本元素运作着,这些基本元素即mastering, ordering, way to go, calculating 。凡是具备这些元素的事情就是常 。所有的事情都循着一种被期待的方向发生 。
我不太同意作者用“常”来建构“世界”,因为“世界”的本质是无常 。也正因为无常,所以人类,作为一个具有认知能力的生物并积极努力化未知为已知的生物,总是期待着生活循着某一种方向发展,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但是这种期待是进化的结果 。并不是说人一定要活在有“期待着”的世界 。以佛学的观点来说,“期待”也是一种执念,若能放下,“世界”即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