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家训文言文翻译( 二 )


2 张英《古诗》家书怎么翻译翻译:千里邮来家书只为了墙的问题,让邻居三尺又有什么事情 。万里长城今天还依旧在,但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就作古 。
【张英家训文言文翻译】 古诗内容:千里家书只为墙 ,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是创作于清朝时期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张英 。名句“让他三尺又何妨”就出自本诗 。
张英、张廷玉父子,一般称之谓“大小张相” 。张英安徽桐城人 。康熙初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 。张英为官勤细谨慎,深得康熙信任 。康熙称赞他:“始终敬慎 , 有古大臣风 。”他的家教是“务本力田,随分知足” 。看看这段小传,确是和上述拆墙礼让的事迹相吻的。
扩展资料:


一段关于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故事 , 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 。因为张英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 。叶秀才提出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 。
但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 , 现按地契打墙有什么不对,即使 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 。这时张英在北京为官,其子张廷玉(雍正、乾隆两朝名臣)也考中进士,在朝为官,老家具体事务就由老管家操办 。
俗语 说:“宰相家人七品官”,这位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建墙也有理有据,叶家一个穷秀才的意见不值得答理 。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 。这个叶秀才是个倔脾气,一看张家把墙砌上了,咽不下这口气,秀才自己能动笔,一纸状文告到了县衙,打起了官司 。
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 。信中没有多话,只有四句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来到叶家 , 告诉叶秀才,张家准备明天拆墙,后退三尺让路 。叶秀才以为是戏弄他,根本不相信这是真话 。管家就把张英这首诗给叶秀才看 。叶秀才看了这首诗,十分感动,连说:“宰相肚里好撑船 , 张宰相真是好肚量 。”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乐圃 , 又号倦圃翁 , 安徽省桐城人,先祖世居江西 。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 。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
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康熙四十七年 , 卒,谥号文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