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作文600字( 三 )


与自然同呼吸 , 和天地共变幻 , 倘佯在大自然奇妙的景物中 。
喜欢陶渊明式的隐居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 淡观天边云卷云舒;沉醉于王维的山水田园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 , 莲动下渔舟”;更流连于苏轼“水风清 , 晚霞明”的初晴凤凰山 ,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诗词如画 , 展现了自然万物的奇妙瑰丽 , 我只愿做一个画中人 , 永远陶醉在诗词的意境中 。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起 , 一直到今天 , 古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 , 深邃的内涵 , 真挚的情感 , 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 。
古诗词正是先人给予我们的一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是经过筛选出来的精品中的精品 。
短短的几行字 , 寥寥数语 , 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 。
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知识积淀 。
那么 , 如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使学生领悟蕴涵在古诗词中的各种美 , 从而陶冶学生自身的情操呢?一、吟——古诗词声律之美吟 , 即“吟咏” 。
古诗词教学 , 我认为“吟咏”是第一位 。
所谓“吟咏” , 就是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
说“吟咏”是第一位 , 这是古诗词这一特定文学形式所决定的 。
作为古诗词 , 其语言本身就是有音响、节奏、旋律的 , 是抑扬顿挫的 , 是音乐性的 。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指出“声转于吻 , 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 , 累累如贯珠 。
”所以 , 要想从根本上感悟古诗词 , 还是要从“吟咏”开始 。
当然 , 就现阶段而言 , 我们不可能向学生灌输有关古诗词声律方面的知识 。
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用“吟咏”的方式来让古诗词呈现其特有的声律之美韵 。
就拿程颢的《春日偶成》来说吧 。
全诗的内容是这样的:“云淡风轻近午天 , 旁花随柳过前川 。
时人不识余心乐 , 将谓偷闲学少年 。
”而全诗的主题是:通过描写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 , 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悦心情 , 表达...
古诗词的魅力作文3000字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 , 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 , 其中最有特色的 , 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 , 一首诗 , 就是一篇文章 , 甚至一本书 , 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
读诗 , 让你成为一个有内蕴的人 。
王维的诗中有画 , 明明只是读诗 , 眼前却常常表现一幅幅画面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并没有新奇的结构 , 奇特的想象 , 绚丽的情思 , 有的只是平淡如水 , 近乎白话的语言 , 可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 , 使人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去品 。
其实 , 做人何尝不是这样呢?追求名利 , 跟随潮流 , 让自己金光闪闪 , 其实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空白而又自卑的心罢了 。
一个真正自信的 , 有才华的人并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修饰 ,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 , 就有一种让人折服的气场 。
“天然去雕饰 , 清水出芙蓉”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 它是由内而外的 。
所以 。
读诗 , 让我们成为一个有内蕴的人吧!读诗 , 让你成为一个洒脱的人 。
时光易逝 , 一生几十年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 , 人于世光 , 如蚍蜉于天地 , 沧海之一粟 , 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伤怀 。
这时去读一读李白 , 苏轼的诗 , 去品味诗中的洒脱人生 。
“人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狂放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 , 他们活得随性 , 没有为世俗所累 , 难道不是这样吗?人生短短数十载 , 如果不能活得充实洒脱尽兴 , 岂不可惜?让我们做一个洒脱的人吧!读诗 , 让你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