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手法的诗词

运用手法的诗词

运用对比手法的诗句 1、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2、简介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
3、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此句把 白雪 比作 梨花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龟虽寿》曹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李煜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青玉案》贺铸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马诗》李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出处:贺知章《咏柳》) 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 《忆江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
” 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雪》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
使用修辞手法的诗句展开全部 1、点染 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 。
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
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 。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
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
李清照的《声声慢》就用了“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伤心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自己“愁”的主旨 。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晓来谁染霜林醉”是染,后面“都是离人泪”是点 。
也是用的这种手法 。
2、虚实 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 。
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
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
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 。
如李白的《蜀道难》,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 。
李商隐的《锦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让后学者畅想不已,被喻为古代“朦胧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