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反思怎么写?( 三 )


这个环节本花了时间作了一些最基本的修辞常识的运用点拨 。写寓言时怎样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比如,夸张,它首先注意的是夸张的适用主体 。尤其是广告中最需要是一定的艺术性,而要体现艺术性就得适当地夸张 。有一则化妆品的广告“今年二十,明年十八“这显然是有夸张成分的,但并失真,因此使用了化妆品,给人的感觉年轻是可能的 。如果说成是“今年二十,明年十一”这就有些违背艺术的真实性 。同样写寓言,童话等使用夸张也有其特定的效应与要求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夸张不是吹牛皮,不能无目的地乱夸张,也就是要适度 。还要合理 。鲁迅在《漫谈“漫画”》中曾说过“燕山雪花大如席”无疑这是夸张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给人感觉燕山原来这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是笑话了,因此夸张不能随意,不能不顾事实的现实基础 。违背了现实就是“夸而不当” 。比如“稻粒赛玉米,黄豆像地瓜,花生像山芋,山芋赶南瓜”“树皮变棉花”等这都是“夸而不当”同时夸张也也要适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和习惯 。如“他的鞋子像只船”这是符合人们的口语习惯的 。如果说他的鞋子太大,只得用箱子当鞋穿,这就不符合汉语的习惯了 。当然在夸张中感情色彩也很重要,也就是说,夸张要有新意,要给人以新的感觉 。这作为语文老师还是可以提示学生了解一定的修辞运用,修辞在语文中是很重要的,“没有修辞的文章不算文章 。”这是叶老先生说的 。没有修辞的奠基也算不上文学艺术 。
或许本人的教学导向根本就是违背小学生年段目标与需求 。但本人认为我的学生知道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虽说是在年级学生,但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习作中知道怎样去组织文字或修辞,引用等写作方法 。
总之,在本人的教学中每篇例文我都会去研究此文在此的作用与用途,以及作者的意愿,其实每篇课文都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师,作为语文老师,只要去认真研究语文,总会发现自己该教给学生什么,教会学生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又该去完善些什么……

《寓言》教学反思怎么写?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人物个性鲜明,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勤学苦练的纪昌 。特别是文章中描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描写生动,突出表现了纪昌的品质 。这部分内容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是人文精神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 。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孩子紧抓练眼力语句,在读读议议、品词品句中感悟纪昌品质 。
《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比较易懂,学生基本上能通过自读自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本去理解、体会 。我以扁鹊四次给蔡桓公看病为主线,通过研读蔡桓公的反应,来探究文本,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通过想象来丰富文本 。我让学生先找出描写蔡桓公和扁鹊表情、神态、动作的词句读读,然后让他们通过这些描写想象蔡桓公和扁鹊的心理活动,再把自己想到的补写在书上 。学生积极性很高,想象合理丰富 。通过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让学生进入课文中去,在写中体会到了人物的心理 。使学生能更深入的体会扁鹊医术的高明,医德的崇高;体会蔡桓公固执己见和不听正确意见的性格,以达到明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