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有没有?( 二 )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3 。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
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
弹性与弹性限度
1 。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
2 。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
3 。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有没有?】探究弹力
1 。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
2 。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
3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
F=kx
4 。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
5 。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第二节研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1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
2 。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
3 。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 。即:f=μN
4 。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0<μ<1 。
5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
6 。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
7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
8 。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
9 。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
研究静摩擦力
1 。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
2 。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这个值叫静摩擦力 。
3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
4 。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 。0≤F=f0≤fm
5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fm=μ0·N(μ≤μ0)
6 。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