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架起生活彩虹作文1000字怎么写?( 三 )


第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写作“动”起来,
课堂也是生活 。如何利用课堂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呢?写作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静”态的 。大多是教师居高临下指挥着学生如何“审题、谋篇、行文、润色”,如何做到“构思要巧妙,立意要独到,语言要生动,技法要高超”等 。可这些“方法技巧”的传输和训练,在实际操作中却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新八股”——情感虚假,言之无物,千篇1律 。然而问题是不是出在“方法技巧”本身呢?我想不是,而是出在教师的“教授之法” 。试想,学生的情感思考还没有调动激发,又如何将方法技巧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呢?所以写作课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学会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从而尽可能调动全身的感官,让情绪兴奋起来,让思维活跃起来 。例如,我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我开始了自己的谈话,你看,昨天某某的作业没有完成,张某某的课文还没有背下来,去教室外面补去,学生看了看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由得缩了一下衣服,眼里流露出不满的神色,几个好学生看着我感觉很不向信似的,那两个学生只好无奈的收拾东西,终于,有学生站了起来:“老师,你看,外面太冷了,你看能不能??”我笑了:“你们就用文字的形式进行吧 。标题教育需要惩罚,教育不需要惩罚” 。学生此时才明白我的用意,马上,学生就开始了写作,最后,我收到一篇篇论据翔实,说理充分,情理并茂的作文 。这种方法讲究相机而动,随机应变,求变出奇,奇中有新 。学生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时,他们会忘记了是在写作文,而不过是在急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已 。
(三)、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养成随笔的习惯 。
冰心这样说过:“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 我 ??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纸上落到笔尖 。微笑也好,深愁也好 。洒洒落落,自自然然的画在纸上 。”这句话就是冰心老人自己写作生活 。而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慢,因素诸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疏于练笔 。一个人,生活再丰富,素材的积累再多,但如果平时很少动笔,作文的语言能力也就提不高 。练笔的空间极为宽阔,自由度也大,一个自然的现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可以是练笔的内容 。练笔的习惯养成了,写作就会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精神需求,从而完成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彻底转化 。如此,也一定能够驾轻就熟,水到渠成 。随笔就是记录一天中最值得记的东西,小零小碎,有的甚至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上台面的小片段 。有一天的心情笔录,有不满的情感渲泄,有另类心得体悟 。多则洋洋洒洒几千字,少则几十字,形式、体裁不苟,长短多少不论,良言恶语不计,但必须有一个要求,必须要“真”,要有生活的气息 。他们有时从以往的“小事”中找到写作的灵感,找到写作的素材,有时从随记中追寻着以往的快乐和忧伤 。随记成了他们心情的“记事本 。”生活的“速写本”,写作素材的“材料本”,我想,随着岁月的流逝,随记本上记录的不仅仅是作文,更是他们孩童生活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