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怎么写?( 二 )


正确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 老师提问 。
学习边读边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
教学准备:
写有相关句子或段落的字条,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每天坐在学校里学知识 。但是古时候,人们把学校不叫学校,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私塾
师:想知道那时候孩子们在私塾里是怎样读书的吗? 1.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自由读 。
(1)这段话中有个生字宝宝,师指:诵(上面有拼音),集体拼读 。谁记准它的样子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诵,可以采用熟字换部首的方法识记 。)在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右上角最后一笔点不能忘 。)我们写写这个字好吗?(田字格指导书写 。)
(2)私塾里读书的情景怎么样,谁读给大家听? (3)他读得很传神,大家学着他的样子齐读一遍 。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
师补充、小结:那时候的私塾老师一般都比较严厉,谁不听话或不认真读书,还会挨老师戒尺的打 。上课时,学生大多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 。
2.出示课文第一节: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集体读 。
过渡:可是,孙中山却敢于不懂就问 。
揭示课题:
不懂就问(“懂”用红色和黄色粉笔书写) 师:指“懂”,谁做小老师领大家认这个新朋友?
过渡:孙中山怎么敢问老师呢?我们马上翻开课本,探个究竟,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建议: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
(2)边读边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怎样提问的?提问后,同学和先生有什么反应?后来怎样?
2、学生自读 。(师巡视,督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
3、学习生字:段、糊、涂、但、厉、详
(1)这6个生字宝宝就藏在课文中,你都认识了吗?我们开小
火车认读好吗?
(2)出示:厉
这个生字宝宝还有个孪生兄弟,出示“历”,你发现他们的秘密了吗?
(3)出示:糊
谁能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为“糊”找个好朋友? 男生读“糊涂”(涂,轻声)引出“糊里糊涂”(涂,扬声)女生读,集体读 。
(4)我们比赛,看谁把这六个字都能认准(卡片抽读) 。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看看大家还认得他吗? 好,大家课文读得很流利,我看哪位有心的小朋友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了 (指“自读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