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的诗词曲( 七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夏: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立上头 。
有约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秋: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关于秋的诗词或散文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郁达夫《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崛淼拇ゾ酢Iń值脑谑饔跋乱徽笊ê螅?彝辽狭粝吕吹囊惶跆跎ㄖ愕乃课疲?雌鹄醇染醯孟改澹?志醯们逑校?币馐断虏⑶一咕醯糜械愣?淠??湃怂?档奈嗤┮灰抖?煜轮?锏囊O耄?笤家簿驮谡庑┥钌虻牡胤健?nbsp;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