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范文有没有?( 八 )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 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一呼声使人们将知识学习提前到幼儿阶段 , 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天才儿童”、“神童”等事例更是刺激着部分家长的细胞 , 家长们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纷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早学到更多的知识 , 以孩子能认识多少字 , 背多少首古诗 , 会数多少数字 , 以及会说多少英语而自豪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家长这种攀比、急功近利的想法使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们的这种心理 , 而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这条道路 。
(四)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
我国幼儿园办学形式主要有公立和私立两种 , 且私立幼儿园数量占绝对优势 , 成为我国幼儿园的主要办学形式 。幼儿教育不在我国义务教育范围之内 , 政府对幼儿园的管理以及监管不严格 , 关于幼儿园的审批条件、考评工作等方面的机制不健全 , 使得幼儿教育随意性很大 , 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加剧 。
三、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仅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 也违背教育的了国家制定的幼儿教育目标和任务 。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 更不利于儿童的后期学习 。张云蕾就此种现象对一名小学教师进行访谈 , 这名小学教师认为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 , 从长远来看 , 是弊大于利的 , 这对幼儿园和小学都不好 。[5]因此 , 我们急需找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纠正这种错误倾向 。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评估体系 。
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评价 , 目前我国主要是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几个文件 。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幼儿教育专家明确幼儿教育内容的合理界限及范围 , 使教师们清楚地知道哪些内容适合幼儿学习 , 这些内容以何种形式教能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把幼儿教育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 进而遏制其“小学化”倾向 。
(二)制定一套合理的幼小衔接课程 。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专业的幼小衔接课程 , 使得部分幼儿学习的内容和小学低年级学习内容出现重复状况 , 这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相关部门可以考虑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一套适合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课程 , 明确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最适宜的课程内容 , 并以合适的方式帮儿童做好心理及学习上准备和过渡 , 使得从幼儿园到小学课程实现较好的对接 , 从而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