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玮古诗词鉴赏( 五 )


二、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
中国古代的诗歌表达相对含蓄,往往托物言志或写景抒情,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 。
所以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也是鉴赏诗歌的关键 。
诗歌中的情往往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很明确得去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的各种技巧 。
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15分是不是太少了点哈1《观刈麦》 白居易 【赏析】《观刈麦》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
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
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
结尾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
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在叙事的同时采用对比的手法,是这首诗的重要艺术特色 。
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及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
2《月夜》 刘方平【赏析】刘方平,开元、天宝时人,隐居颖阳太谷,高尚不仕 。
《唐才子传》称他“神意淡泊,善画山水”,“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 。
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 。
《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六首 。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 。
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 。
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 。
“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 。
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
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入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 。
因此 。
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 。
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入 。
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 。
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 。
还应该有一颗诗心 。
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 。
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