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传统民俗名单,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二 )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传统民俗名单,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地址: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香港
6、灯会灯会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它流行于全国各地,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颇为盛行 。灯会多出现在元宵节期间,也有些地方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灯会,不同地区的灯会特色各不相同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代,唐宋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各地灯会活动已经达于鼎盛 。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十五月圆之夜,人们要张挂和燃点各式各样的彩灯,同时举行观灯、赏灯、赛灯等庆祝活动,以祈阖家团圆、人寿年丰 。以灯会为中心,各地形成了猜灯谜、吃元宵、走百病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元宵节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日益丰富,不少地方在元宵节庆中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抬阁等传统民俗表演,使灯会显得更加热闹红火 。
地址:河北省,山西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湖北省
7、重阳节民俗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地址:山西省,河南省
8、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 。在中国,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代称夜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名为“元宵节” 。我国自汉代开始即在元宵燃灯,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风俗;至唐代这一风俗更为盛行,“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句描述的就是长安元宵节的盛况;明代元宵节已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会连续赏灯10天;清代元宵节是全民共欢的一个民俗节日,赏灯活动中还会燃放烟花爆竹助兴 。
地址: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辽宁省,湖北省,黑龙江省,贵州省
9、婚俗婚俗是指与结婚有关的风俗,各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相亲结婚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2021年4月7日,民政部同意将河北省河间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吉林省永吉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东台市,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宁陵县,湖南省澧县,广东省广州市,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等单位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期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