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十周年祭诗词( 二 )


----韩愈《谁氏子》释义:满头白发的老母亲掩门而啼 。
拉断了衣袖也留不住 。
搴帷拜母河梁去 , 白发愁看泪眼枯 。
惨惨柴门风雪夜 , 此时有子不如无 。
----黄仲则《别老母》释义:把帷帐撩起 , 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 , 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 , 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叙 , 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 , 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如今小儿新长成 , 明年闻道又征兵 。
定知此别必零落 , 不及相随同死生 。
----张谓《代北州老翁答》一间茅屋何所值 , 父母之乡去不得 。
我愿此水作平田 , 长使水夫不怨天 。
----王建《水夫谣》胡风吹代马 , 北拥鲁阳关 。
吴兵照海雪 , 西讨何时还 。
半渡上辽津 , 黄云惨无颜 。
老母与子别 , 呼天野草间 。
----李白《豫章行》父兮生我 , 母兮鞠我 , 抚我 , 畜我 , 长我 , 育我 , 顾我 , 复我 。
----《诗经》释义:父母生我养我 , 拉扯我长大 , 呵护备至 。
我想好好报答 , 但父母的恩情如天一般 , 大而无穷 , 怎么报答得完呢! 母仪垂则辉彤管 , 婺宿沉芒寂夜台 。
----《格言集锦》 万爱千恩百苦 , 疼我孰知父母?----吕得胜《小儿语》
怎样为去世一周年母亲写首诗?写在母亲去世一周年的忌日2011年10月14日晚 , 我母亲匆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 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
母亲病故这天 , 距离8月4日她的钻石婚庆典只过了71天 。
10月14日傍晚我母亲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梗塞发生心脏猝死 , 带着太多的遗憾离开了这个她眷顾的世界!我们当时都懵了 , 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 只觉得这是一场噩梦 , 不可能是真的 。
我的母亲去世时虚岁82岁 , 按照中国人的常理 , 寿命已经不算小了 。
但是我却觉得我母亲属于英年早逝 , 因为82岁的寿命与她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 去年春节期间 , 我母亲还信心满满地说还要再活二十年 。
我丝毫也不怀疑她这句话的真实性 , 因为在我的印象里 , 母亲身体一直很好 , 总是精力充沛 , 壮心不已 , 走三四里路根本就不用打车 。
虽然已经年逾80岁 , 但是心理年龄好像只有18岁 。
她还有太多太多的愿望没有实现:她还差三个月就可以看到她的重外孙辈(长外孙刘洋的孩子)问世 , 她还没有见到次外孙和三个孙子结婚 。
本来按照我母亲的健康状况 , 这一切只是迟早的事 , 都能等得到的 , 我总觉得母亲的生命是遥遥无期的 。
可是现在母亲突然地却走了 , 永远地走了 , 到了另一个世界 , 与我们阴阳两隔了!母亲自幼天资聪颖 , 她6岁上小学 , 12岁考入昌黎汇文中学 , 我母亲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 无论大小考试都能稳拿全班第一 。
高中毕业后她报考了5所大学:清华、北大、南开、中法大学(后与南开合并)、天津师大(后改名河北师大) 。
1948年正值昌黎解放 , 整天炮声隆隆 , 母亲无法静下心来很好地复习功课 , 故清华和北大没有考取 , 但是她被南开、中法大学和天津师大录取了 。
当时我姥爷觉得一个女孩子读到高中毕业 , 文化已经不算浅了 , 不愿意让她再到大学里继续深造 , 去南开和中法大学就读是要付学费和生活费的 , 没有家庭的资助 , 我母亲自然是读不起的 。
还好天津师大不要学费 , 饭费也全免 , 我母亲便就读于天津师大 , 1952年毕业 。
我母亲大学毕业以后 , 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任教 。
她教过的学生 , 都是各条战线上的精英 。
她曾教过高玉宝、吴云铎、郝建秀 。
郝建秀比我母亲小两岁 , 1953年至1956年在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进修 。
我们家是一个多子女家庭 , 在那个年代 , 双职工家庭最多只有两个孩子 , 而我们家兄弟姐妹一共5人 , 孩子的间距又很近 , 我母亲自然照顾不过来 , 由我姑姥姥帮助带孩子 , 我们都是由我姑姥姥带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