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兰花是怎么成长的( 五 )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
垫盆 盆底用—块瓦片盖住排水孔,再用砖块 , 瓦片或贝壳逐步填充 , 其中大隙缝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约为盆内高度的1/2~1/3 。上余的净高约10~15厘米,留作培养土层 。其具体高度应根据兰花的种类及兰根的长短和盆的高矮而定 。铺垫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实,应保留一点孔隙 。实践证明,有的新根能在铺垫层的孔隙中生长良好 。
栽植 在铺垫层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养土 , 用手稍压实,即可将兰花正立摆布其上,根据植株与花盆大小,可以几个单株、2丛、3丛或更多丛种在一个盆里 。3丛宜栽成鼎足之势 。4丛可栽成四方形,五丛宜列成梅花形 。兰根要自然舒展 , 叶片要四方披拂 。要缓缓地将兰根放入盆内,使兰根自然舒展,尽量不与盆内壁碰擦 。兰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兰株姿势 。—盆栽一丛的,应使老假鳞茎偏居一侧,使新芽有发展的余地 。一盆栽数丛的,每丛的老假鳞茎应相对地集于盆之中间 , 使新根新芽向外发展各有足够的空间 。
填土 栽植时,一手扶叶,一手添加营养土,执住兰株基部稍往上提 , 以舒展根系,同时摇动兰盆 。让培养土深入根际;继续添土,并摇动兰盆,调整兰株的位置和高度 。用手沿盆边按压 , 但切勿过重而伤根,继续添土并挤压,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 , 略呈馒头形 。培养土应将全都兰根盖?。?掩至假鳞茎基部,填土的深浅,传统认为:春兰宜浅 , 惠兰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鳞茎上的叶基为度 。新发兰花在山野里生长时,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显标志 , 可以此标志为准 。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称,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 。一般植株的数量 , 以预计2~3年后刚好长满盆为原则 。植株大小与盆的高度相称 。既利于生长,又符合观赏要求 。
铺面 栽植完毕后,可在盆土表面铺上一层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优质苔藓 , 既美观、又可调节水分,还可保护叶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烂心;此外,还可减缓雨水对盆土的冲刷,保持盆土疏松 。
浇水 栽植完成后,即浇第一遍水,必须让盆土湿透,水滴宜小 , 冲力忌大 。若置于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 。盆土一经浸湿,立即将兰盆搬出,然后移置于荫蔽之处养护 。
试管栽培 随着兰花组织培养技术和无菌播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兰花在试管内开花的现象正日益受到重视 。这一现象之所以能吸引育种学家的目光,主要原因是原来需要常规栽培许多年才能开花的人工杂交新品种 , 现在在试管里 , 通过1~2个培养周期就能人为地促使其开花,这样就可以根据开花的情况有目的地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淘汰相对较差的个体 , 从而使整个育种的周期缩短,并大大减轻大量栽培未见花品种的工作量,使育种工作更富有针对性 。